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名称先后称为:蓟城(周王朝)、燕都(南北朝后期)、燕京(北京历史上有四个时期称为燕京:唐乾元二年,

辽会同元年,

金天会三年,

蒙古成吉思汗十年)、涿郡(汉高祖六年)、PS: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称垣翰郡。

后在东汉时又复称涿郡。

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阳郡,治所仍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涿郡数易其名,其所辖区域也屡次变动。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

撤涿郡,所辖区域并入幽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称涿郡幽州(隋开皇三年)、南京(辽朝)、中都(金朝自金世宗起到1217年)、大都(元朝都城,

元大都)、京师(明朝永乐帝起为都城,当时被称为京师)、顺天府(明清朝两代,乾隆八年固定下来)、北平(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北京(1949年9月27日,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PS:称呼太多了,以上是几个主要的。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