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臭氧是有味的,

.

当它浓度较低时是一种淡淡的清香,

我们可以在下过雨的郊外和松林中文到它;浓度较高或纯净的臭氧是很臭的,

他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就是当你启动臭氧消毒柜时去文一下,

等过20分钟后再去文一下.

臭氧在空气中是很不稳定的,

很容易被分解,

所以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是很低的,

松树等植物能产生少量臭氧,

高空的臭氧是紫外线照射产生的.

臭氧还是一种强氧化剂,

浓度高的臭氧对人体是有害的.

它同时也是一种消毒剂,

因为没有残留和任何对人体的副作用而经常被大量使用.

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公里的高空,

因受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缘故,

形成了包围在地球外围空间的臭氧层,

这臭氧层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

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臭氧的全部认识.

人类真正认识臭氧还是在150多年以前,

由德国化学家先贝因(Schanbein)博士首次提出在水电解及火花放电中产生的臭味,

同在自然界闪电后产生的气味相同,

先贝因博士认为其气味类似于希腊文的OZEIN(意为“难闻”),

由此将其命名为OZONE(臭氧).

自然界中的臭氧,

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

我们称之为臭氧层.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

大家知道,

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种,

当大气中(含有21%)的氧气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线照射时,

氧分子会分解成原子状态.

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

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如与氢(H2)反应生成水(H2O),

与碳(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02).

同样的,

与氧分子(O2)反应时,

就形成了臭氧(O3).

臭氧形成后,

由于其比重大于氧气,

会逐渐的向臭氧层的底层降落,

在降落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上升),

臭氧不稳定性愈趋明显,

再受到长波紫外线的照射,

再度还原为氧.

臭氧层就是保持了这种氧气与臭氧相互转换的动态平衡.

在这么广大的区域内到底有多少臭氧呢?估计小于大气的十万分之一.

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集中在一起,

仅仅有三公分薄的一层.

那么,

地球表面是否有臭氧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

太阳的紫外线大概有近1%部分可达地面.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较轻的森林、山间、海岸周围的紫外线较多,

存在比较丰富的臭氧.

此外,

雷电作用也产生臭氧,

分布于地球的表面.

正因为如此,

雷雨过后,

人们感到空气的清爽,

人们也愿意到郊外的森林、山间、海岸去吮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

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

让身心来一次爽爽快的“洗浴”,

这就是臭氧的功效,

所以有人说,

臭氧是一种干净清爽的气体.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

其一为保护作用,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0 μm以 下的紫外线,

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300μm)和全部的UV—B(波长<290μm=,

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只有长波紫外线UV-A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UV-B能够辐射到地面,

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 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得多.

所以臭氧层犹如一件宇宙服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

其二为加热作用,

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

由于这种作用 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

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

正是由于存在着 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

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

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

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

其三为 温室气体的作用,

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

即在气温很 低的这一高度,

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

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 下降的动力.

因此,

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