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1)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I的化合价,由于碘酸钾中钾的化合价是+1价,氧为-2价,计算可知碘的化合价为+5价,依据含碘盐中碘存在于碘酸钾中,所以此处的含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2)实验室中溶液pH的测量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所以此处的测量方法也不例外;(3)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4)洗涤晶体的作用去除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由于高温时碘酸钾的溶解度较大,所以采用冰水进行洗涤可减小洗涤时碘酸钾的损失;(5)由于双氧水温度高时易分解,所以高温时会降低双氧水的利用率;(6)由于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所以溶液变蓝说明食盐的溶液中存在碘酸钾;(7)依据控制变量法实验的设计原理可知:步骤2是为了得到不同浓度碘液的显示标准,测试液滴数一致是为了创造相同的测试环境以便对照实验;(8)步骤3所得溶液颜色与3号试管一致且体积相同,推出两个试管中所含I2的量一样,且I2的量只与KIO3的含量有关,设该食盐溶液中碘化钾的含量是x,那么就得出这样一个等式2.

14×10-3 g/L×0.

05mL/滴×20滴=x×0.

05mL/滴×10滴解得x=4.

28×10-3g/L即100mL食盐溶液中碘化钾的含量是0.

428mg;则碘的质量=0.

428mgx

127
214
=0.

254mg∴m(1kg盐中碘含量)=0.

254mgx

1000g
10g
=25.

4mg又∵18mg<25.

4mg<33mg∴符合扬州地区要求.故答案为:(1)+5价;b;(2)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漏斗;(4)除去碘酸钾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并减小洗涤时碘酸钾的损失;(5)温度过高时双氧水会分解;(6)蓝色;(7)为了得到不同浓度碘液的显示标准;控制测试液变量,保证各组实验中测试液浓度一致;(8)0.

428;25.

4;符合; (1)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I的化合价,依据含碘盐中碘的存在状态分析判断碘的意义;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I的化合价,由于碘酸钾中钾的化合价是+1价,氧为-2价,计算可知碘的化合价为+5价,依据含碘盐中碘存在于碘酸钾中,所以此处的含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2)实验室中pH的测量方法分析解答;(3)依据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分析解决;(4)依据洗涤晶体的作用以及碘酸钾的溶解度分析判断;(5)依据双氧水温度高时易分解分析解答;(6)依据淀粉遇碘会变蓝色等相关知识分析解答;(7)从控制变量法实验的设计原理分析作答;(8)依据三号试管与该实验显色现象一致可分析碘的含量并进行相关计算;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加碘盐的检验

此题是一道与实验相关的信息知识考查题,设计的知识点较多,依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过滤的原理结合碘酸钾、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主要以实验基本操作和对照实验为考查点,只有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顺利解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