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  ①圣人不凝,

滞于物.

--庄子《逍遥游》  ②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④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空天.

(此处楼主写错,

现更正)-- 《嘉泰普灯录卷十八》:“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蝶 恋 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典故:  ⑥绿水清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⑦嵇康与绕梁的关系  嵇康(223-263)字叔夜,

是曹魏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音乐理论家、琴家(南京西善桥晋墓出土砖刻 嵇康像).

曾任魏中散大夫,

常与文人阮籍、山涛、王戎、刘侩、阮成子、向秀游于竹林之中,

人称“竹林七贤”.

在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日益尖锐的政治斗争中,

嵇康反对司马氏残杀异已、扩张势力的行径、对于司马的拉拢,

采取极为蔑视、傲慢的态度,

主张“非汤武(商汤和周武王以武力夺天下)而薄周孔(周公和孔子推崇禅让),

锋芒直指司马氏集团.

最终被司马氏集团残酷杀害,

年仅39岁.

  嵇康从小喜欢音乐,

并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

有极高的天赋.

《晋书•嵇康传》云,

嵇康“学不师受,

博览无不该通”,

这与其思想上的狂放不羁、不受礼法约束有很大关系.

嵇康可谓魏晋奇才,

精于笛,

妙于琴,

还善于音律.

  《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

战国聂政的父亲,

为韩王铸剑,

因延误日期,

而惨遭杀害.

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

入山学琴十年,

身成绝技,

名扬韩国.

韩王招他进宫演奏,

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

自己毁容而死.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

谱成琴曲,

慷慨激昂,

气势宏伟,

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正象一首民歌一样,

凝聚着历代传颂者的心血.

据《世说新语•雅量》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

神气不变.

索琴弹之.

奏《广陵》.

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 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

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

一定程度上,

《广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来的.

但所谓“于今绝矣”则非指曲子本身而言,

它主要反映了嵇康临刑时的愤激之语.

事实上,

琴曲《广陵散》经《神奇秘谱》保存,

一直流传到今天.

  嵇康从容赴死给历史留下一个永恒的背影,

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