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新经济”一词最初出现在1996年美国著名刊物《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上.
该文分析了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发现了与七八十年代经济不同的特点,
提出美国出现了新经济的观点.
此论一出,
引起了美国学术界的轩然大波.
(1)经济结构的调整.
美国从80年代开始,
经历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以信息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传统产业也得到了有效改造,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再加上政策的有效实施,
赢得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
高新技术企业的丰厚利润和高回报率造成了股市的繁荣,
从而通过巨大的财富效应,
刺激了美国的个人消费,
并对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美国的就业空间得到了深层次拓展,
从而美国的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高科技产业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虽然投资巨大,
但随着需求和产量的上升,
高科技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都下降很快,
从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带动物价上涨,
这对于美国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伴以低通胀起了很大的作用.
(2)美国政府的有效调控机制.
首先,
财政赤字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美国经济发展的顽症.
克林顿政府采取双管齐下的财政政策,
即通过减税以刺激供给和通过节支以控制需求,
并且同国会达成协议,
计划用10年时间消灭财政赤字.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注重财政结构性调整的政策举措,
不是一味地减少支出,
而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有增有减.
由此,
1998年美国实现了30年以来联邦财政的首次平衡.
其次来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
格林斯潘坚决摒弃相机抉择的传统做法,
谨慎地推行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稳定货币政策,
使利率保持中性,
即对经济既非刺激也不抑制,
从而使经济能以其自身的潜在增长率,
在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增长.
(3)经济的全球化浪潮.
所谓经济全球化,
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贸易、金融、生产、投资、政策协调等方面超越国界和地区界限,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融合,
进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趋势为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高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世界各国在全球化中加快了市场化的步伐,
美国企业利用跨国购并或直接设厂,
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或其他成熟技术和产品生产线,
利用他国廉价资源和生产要素,
从而使美国可以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产业并通过进口满足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其他日常消费品.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
各国市场更加开放,
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开拓销售市场更加便利,
获取利润的渠道越来越广,
这扩大了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及其贸易利益,
也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此外,
全球性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更为美国资本谋求巨额利润创造了条件.
更多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