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老作家安德烈·梭勃里给《海员报》写了一篇短篇小说,题材很有趣,写得也很好,但层次不清,文章显得很杂乱。编辑们不知怎么办好。老编辑布拉果夫主动把稿子拿去,整整搞了一夜。第二,当编辑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惊呆了:内容是如此风趣,行文是如此流畅,层次是如此清楚,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全文竟未增减一个字。编辑们问布拉果夫怎么搞的,布拉果夫回答说:"这里并没有什么秘诀,这完全是标点符号的功劳。你们看,这里的每句,我都打上了标点,特别仔细地标上了句号。当然,还有分段,这是一件大事情。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撒落。"梭勃里知道后,抱住布拉果夫,亲了他三次,并激动地说:"谢谢您!您给了我一个再好没有的教训,我深感到我对以前的作品是有罪的。"

更多推荐

语文趣味故事——标点符号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