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明白”① 明亮 ②清楚 ③公开 “苦学” ①痛苦 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3、将词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 一眼望不到边
  4、阅读第1自然段,然后填空。
  俞伯牙是 时代的琴师。他曾拜 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 》的乐曲。
  5、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指 。
  6、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句中的“他”指谁?

更多推荐

六年级阅读——高明的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