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军
  办完差事本要回去,朋友阿翔劝我多留一日,去参观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他说“南天圣地、百粤秘境”,不去看看,是你此行的遗憾。
  翌日,我们赶早出发。途中,阿翔告诉我:观音山环境清幽,奇花漫山异草遍野,可供游赏的景点不胜数。遗憾你只能逗留一天,不能遍玩,走马观花,也无趣味,索性择几胜处,尽兴游览吧。
  进入公园,走捷径,我们直奔飞流直下的瀑布。
  我走过的地方虽不多,但瀑布也曾见过。数年前去大别山,昂首悬垂而下的白练,双耳塞满哗哗水声,我曾一度惊撼失神。可是与此地瀑群相比,大别山的瀑布——打个比方——就如初发育的孩子。
  大别山瀑布如果说是弱质少年,观音山瀑群就是意气风发的壮年,久经岁月历练,散发出男性阳刚威猛魅力。你看那道道水流,从高空泻下,跌宕逶迤,聚而又散,散而复聚,在阳光下闪烁着晶亮光辉,冲刷着拦阻的石块,那一往无前的气势,那遇挫不折的劲头,可不就是真汉子的精神。
  大别山瀑布如果说是豆蔻少女,观音山瀑群就是风华正茂的少妇,颦蹙哂笑,皆透出可人心意的神韵。纯净水流时而奔放无碍、芳华尽显,时而形迹欲隐,犹抱琵琶半遮素面。这正如女子的性情,或炽热,或内敛。她还爱美呢,把满崖藤树裁成衣裙,山风掠过,枝叶拂偃,裙裾漾起无数褶纹,明媚娇娆。
  我和阿翔混在游客间,仰起脸,承受圆润如玉的水珠的亲吻,一种濡濡的感觉缠绵在心。日光照耀下,颗颗水珠闪射着夺目的光辉,随风曼舞,落进发间,落在衣袂,融入心扉,浸润灵魂。此外尚有:水声入耳,隆隆如奔;水色入目,清纯如婴。
  沉迷自失间,我蓦地产生一种奇妙感受,这条条瀑流是从树叶上流淌而下的。观音山林木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99%以上。瀑布林间飞泻,时隐时现,抬眼望去,可不就是从枝枝叶叶间流淌出的?山有脉,瀑有源。繁密的雨点从天穹洒落在密匝匝的树叶,雨水带着叶的柔情,滑落,聚集,融汇成瀑布的源头。如此,这条条瀑流可不就是从枝枝叶叶上诞生的?
  “走,到耀佛竹林去。”阿翔拉着我离开人流,择幽僻之处,朝耀佛岭进发。这中间的路途颇遭些坎坷阻碍,但阿翔说游人罕涉足的地方会有别样的情味。阿翔的话我深深赞同。随人流而动,浮光掠影地观物看景,隔着喧嚣,隔着浮躁,心与物不能交流,焉能收获触动灵魂的感悟、感动?
  山间穿行,阿翔已不知几回。他一边搀扶我前进,一边介绍沿途所见,我只觉像走进植物博览园,许多未曾见闻过的植物,令我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还未进耀佛丛林,我已经对她生出无限想往。阿翔讲述的故事,在我心版上,给这座山岭涂抹上神异的色彩。阿翔说:
  一日八仙相邀出游,他们悠然坐在云端,话仙界奇缘说人间百态,好不快活热闹。这时,何仙姑偶然发现地面一片峰峦,蓊郁葱翠秀美绝伦,且山间潜溢一股灵异之气。正当何仙姑出神之际,天空和风乍起,拂向面颊。何仙姑一怔,肩头花篮不慎微倾,一棵花苗就滑了出去。这花苗飘然而下,落到耀佛岭上。花苗触及肥沃的土地,立即生根、发芽,眨眼间茂盛成林。众仙在云头目睹一切,大奇,纷纷驾落竹林观看。这一看不打紧,各仙的模样都印在了竹林中。
  我知道有些景区常根据景致外形特点,给景点取个生动名称,引导游客想象,或附会故事传说,或悲情悱恻,或缠绵浪漫,让游客在观赏自然景物同时亦感受些人文情趣,同时也增加景区吸引力。我想阿翔所说故事,该是有现实根据来提供遐想。可我猜想不出,一片竹林和八仙联系的枢纽。
  耀佛岭已在视界之内,堆浓叠翠。吊足我胃口,阿翔才为我解开心底疑惑。他指点着竹林,说:“你仔细端详那些竹子,看它们是不是好像八人聚首密谋商议,有时又若二人对视、三人成影,有时则是单人独处,如站立,如躺卧,形态各异,变化万端。那神态,那气韵,还真像是传说中的八仙。”
  跟随阿翔的指点,凝神细视,畅快冥想,还真有点那么回事。心之所想,行之所像,趣之所至。一切皆源于心。
  置身丛林,沿人工修筑的小径徐行,清鲜空气从毛孔渗透进四肢百髓,游走在奇经八脉,但觉六神清明,通体舒泰。深深吸气,清爽感觉令人浑忘凡体,那种轻灵欲飞的妙感,让你几疑行将羽化登仙。
  却原来是空气的缘故,公园内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1100个。呵,看来观音山不仅是秀丽的游览胜地,还是个养生休闲的好处所呢。东莞人真是有福!
  离开耀佛岭,日头已偏西。在一块略见平缓的地方,阿翔提议稍事休息。爬了半天山路,沉浸在水色山光尚不觉累,如今坐下来小腿肚的酸涩一下涌了上来。
  阿翔从随身的牛仔布包中,掏出一块浅蓝色桌布,铺在草地。接着变戏法似的“变”出许多食物来。他真是一个细心人。食物很丰盛,看得出,每一味都是阿翔精心的准备。居然还有酒水,一瓶红酒,两罐啤酒。长时间背负这些东西,攀爬陡峻崎岖的山路,真是难为了阿翔。
  据说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动物300多种,我边啜饮啤酒,边侧耳谛听,想捕捉些动物的声音。耳中却只有山风壮语、枝叶呢喃,除此间或有虫蚁的低吟。静谧。是的,静谧,这里没有市声的喧嚣,没有尘俗的杂乱,这里是沉静的世界,沉静如禅。
  想到“禅”,我忽然兴起奇妙的想象。那些修佛问道的方士,仙风道骨地穿行在山峦密林中,累了,倚一方山石,临一溪碧水,稍稍休憩。他们抬起映满盈盈绿意的眸子,望向堆浓叠翠的峰峦,望向澄净如拭的天穹,浮云如衣幻如苍狗,他们咏一阕诗词,诵一段华章,道几句偈语,抒发心中所感所悟,该是怎样的快活啊。而那瞬时感悟,在如流时光的淘洗下,沉淀成世人精神的甘醴,供后人一代代去解读,清思洁虑。
  或者我处身的地方,亦有一位曾在此小憩?他是在此间结庐长居还是如我一般短暂巡游?我仿佛看到他斜卧茸茸草间,举起腰畔朱红葫芦浅酌慢饮。情不能自已地,隔着百年千年的岁月,我向他举杯遥祝。只是我杯中的是“张裕解百纳”,他葫芦中的呢?是甘甜的泉水,还是叶尖的凝露?
  吃罢午饭,继续赶路,我们目的地是观音广场。临开拔时,阿翔的行动,让我生出莫名感动。他从包里抽出一个塑料袋,把空酒瓶子,残剩的菜肴,咀嚼后的烧鸡残骨,一次性筷子和筷子薄薄的包装,全收进塑料袋中,塞进随身那个牛仔布大包。
  他那么从容地做这一切。从阿翔身上,我看到东莞人的修养和襟怀。这是传承,也是希望。
  爬上山顶,我的视觉立刻受到强烈冲击,我从没有见过这般硕大的观音菩萨雕像。她巍然雄踞山巅俯视众生,雄伟典雅,栩栩如生。
  我望向阿翔,眼神写满问号。阿翔知我心意,说:“这座观音雕像是世界最大的花岗岩观世音菩萨雕像,净高三十三米,重三千余吨。她雕工精湛,堪称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精品。”
  斜阳灿灿,金光普照,观世音雕塑沐浴在金色的光辉,辉煌之极,若披金,若着霞,说不尽的神圣、庄严。
  就近买来一柱粗长的檀香,虔诚地插进香炉。对仙佛之事,我素信而不迷,我祖母却是观音菩萨的虔诚信徒。祖母在世时,我家常年供奉一尊石膏观音像,每逢初一十五,传统节日,祖母都会带着我烧香、叩拜。她把一生的祈愿,都交托给了心中的神祇。
  与祖母不同,我信神拜佛,不是祷告神灵为我实现隐秘的愿望,而是寻求一份心灵的释然与超脱。青烟袅袅飘散,心中的欲与执亦随之消散,只留下平和与淡然。
  观音广场视野开阔,站在观音雕像下,回望来路,游人如织,群峰翠凝。抬眸远望,樟木头镇赫然在目。再远处,是澄净的空茫,空茫的澄净。
  樟木头镇闪烁着建筑的光辉,一座现代化市镇,笼罩在菩萨绵长、慈悲的一望。樟镇的人们在日日纷繁的劳碌里,在灯红酒绿的放纵里,在烦恼纠结的沉抑里,在意气风发的快慰里,可曾停下片刻,抬眼望向山巅巍峨的塑像,迎向那洞穿时空的一瞥,迎向那包容、慈悲的眼神?我想,他们一定会的。

更多推荐

情迷观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