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中,真正能喝酒的是刘伶,字伯伦。这个人没有任何别的本事,就是喝酒。他的一生,与政治无缘,与诗词不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靠酒留名的人。在他的《酒德颂》中,说自己“衔杯漱醪,枕曲籍槽,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忽尔而醒,唯酒是务,焉知其余”。“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倒也是惟妙惟肖,酣畅淋漓,后世苏东坡拜读之后,不禁感叹:“诗文岂在多,一颂了伯伦”。
  刘伶好酒嗜饮之佚闻趣事,说不尽道不完。他出门远行,要乘鹿车,带一坛酒,边走边喝。仆人跟在后头,肩扛一锄,刘伶对他说:“我喝醉了,你不用管我。我若是醉死了,你就挖个坑把我埋了。”
  在家里喝酒,更是放浪形骸,不拘礼节。醉酒之后,脱个精光,在家里”裸奔”。
  妻子虽然贤惠,但也有忍无可忍的一天,把他的酒倒了,酒杯也砸了。可巧刘伶酒瘾来了,称之“病酒”。没着没落,抓耳挠腮,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于是缠着妻子讨酒喝,并向妻子保证,祭祀完鬼神后立马戒酒。妻子信以为真,就叫人准备了酒菜。刘伶跪下来,眼盯着酒瓶子,口中念念有词:“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斛,五升解醒。妇人之言,切不可听!”说完就风卷残云,把祭祀的酒肉一扫而空,喝光吃尽,然后倒头便睡,一醉不醒!
  有人把这个典故说成”刘伶醉酒”,“刘伶好酒”,其实不可,应该是“刘伶病酒”,一个“病”字,传神、贴切,恰到好处,入木三分。

更多推荐

刘伶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