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四、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后记:

更多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