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他的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妇皆能听懂。他和元稹友谊甚笃,世称“元白”。著有《白乐天长庆集》。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循身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象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象铁甲骑兵撕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歌女负有盛名;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渡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啼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象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象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名家点评】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霍松林)

更多推荐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