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胡果争奔之,因发优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万数。”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说解:谋,商量。不谋而同,事先没有商量,彼此意见相同。苏轼《居士集•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后作不谋而合。清洪亮吉《北江诗话》:“诗人用意,有不谋而合者。”

更多推荐

不谋而同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