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二、写作背景:
  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三、《秋夜》体裁:散文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诗)
  四、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先写枣树、一次写出夜空、小红花、枣树、夜游的鸟、笑声、小青虫等艺术形象,意味深长,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压迫与迫害,歌颂了顽强抗击黑暗势力的勇士,同情了向往光明的被压迫的弱势力,祭奠了追求光明牺牲的年轻战士,体现作者的战斗精神和博爱胸怀。
  五、文本分析
  解析第2段:
  1、本段运用的表现方法:象征
  2、“夜的天空”寓意:黑暗的社会现实
  3、修辞手法:比拟
  解析第3段:
  1、本段主要的表现方法:象征主要的修辞手法:比拟
  2、“小红粉花”:象征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
  3、作者对小红粉花的感情:同情
  4、“冷的夜气”寓意:象征着黑暗社会的压迫和迫害
  5、“小红粉花”的“梦”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光明的向往
  解析第4段:
  本段主要的表现方法:象征修辞手法:比拟
  枣树象征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
  枣树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顽强抗击黑暗的执着战斗精神。
  顽强抗击黑暗现实;
  对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虽遭伤害,仍顽强战斗;
  虽然顾忌,但更坦荡
  解析第8段
  本段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象征和比拟
  “小飞虫”寓意:追求光明的年轻战士
  “小飞虫”的性格特征:执着追求光明,有为光明而忘我或牺牲的精神。作者敬重他们,爱护他们,惋惜他们。
  “火”象征着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
  六、归纳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1、枣树:象征顽强顽强抗击黑暗势力的勇士(赞美)
  2、小粉红花:向往光明的弱者(同情)
  3、小青虫:象征追求光明的战士(祭奠)
  4、天空:象征黑暗现实和统治者
  5、月亮:象征统治者的帮凶
  6、恶鸟:象征旧势力
  七、小结
  知识要点:
  1.《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
  2.《秋夜》中主要的表现手法:象征
  3.《秋夜》的体裁:散文诗
  4.《秋夜》所敬奠的对象是:舍身扑向灯火的可爱小青虫
  5.《秋夜》中象征着黑暗现实的意向:夜的天空
  6.《秋夜》中主要歌颂的对象是:抗击黑暗的勇士
  7.《秋夜》中象征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枣树
  8.《秋夜》中小青虫的象征意义是:抗击黑暗的年轻战士
  9.《秋夜》中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拟
  10.《秋夜》主要的象征意象: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
  11.《秋夜》所抒写的作者的主要情感是: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对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歌颂;
  对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的同情;
  对为光明而牺牲者的敬奠。
  12.《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有:
  奇怪而高的天空;
  窘得发白的月亮;
  夜游的恶鸟
  13.《秋夜》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有:
  小青虫;枣树;小粉红花

更多推荐

自考考点——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