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这个姓的来源,一个是源出归姓,是黄帝时代东夷族归夷中以荷花为图腾的一支。第二个出于姬姓,是周武王最小的儿子韩侯的后代,战国的时候建立了韩国,到韩王安时被秦所灭。之后,韩国旧臣张良派人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成,秦始皇就派人到处搜捕六国的后人,以绝后患。有一队秦吏搜捕到一个叫做东乡津(在安徽庐江)的地方,碰到了韩王安的儿子韩瑊,盘问韩瑊的名字。韩瑊哪敢说自己的名字呀?就指着冰凉的河水说:“姓此。”他的意思是说:“我的姓与‘寒’同音。”但是秦吏误会了,以为是姓“河”。后来,韩瑊知道了原委,非常后怕,说:“我们保住了命,全凭这‘河’呀!”于是,就把原来的韩姓改成了“何”姓。
  历史上,还有一支何姓很特别,他们生时姓何,死了姓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本来就姓方,来源于明朝著名文臣方孝孺。
  方孝孺年轻时被举荐到皇帝朱元璋那里,写了两首诗获得朱元璋的喜爱,特别赐宴。赐宴的时候,朱元璋特意叫人把案几和用具弄得歪歪扭扭,想试试方孝孺会怎么做。方孝孺进来后,先认认真真把案几用具摆放整齐后才坐下来。因此,朱元璋更加器重方孝孺端正的人品,让方孝孺辅佐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了。
  后来,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朱棣要求影响很大的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忠于建文帝的方孝孺不但不听从,还当着朱棣的面写了“燕贼篡位”几个字。这下子朱棣可气极了,对方孝孺施以最残酷的凌迟之刑。不但如此,还诛灭了方孝孺的十族。中国古代一般只有诛九族的说法,诛十族的只有方孝孺一人,多出的一族,是指他的学生和朋友。
  幸好方孝孺家乡一位奉命查抄方家的官员冒着生命危险把方孝孺的三儿子方圣藏了起来,交给幸免于难的方孝孺的学生俞允收养,后来俞允把自己的养女嫁给方圣,才使这一支留存下来。当然,这一支不敢再姓方,就改姓了何。但他们心中始终记得:我们是方孝孺的后代,我们是姓方的。因此,这一支有个规定:活着的时候姓何,但是死后还是要姓方的。

更多推荐

百家姓——何:生姓何死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