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试题解析】题目涉及到的对仗、顶真手法在诗词中常见,考生不会感到陌生,都能找出相应的词语。但它不是指认,而要分析各自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对仗显示语言的对称美,如“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当然,光这样答太笼统,不能得全分,要想答案完善,还要结合曲词的内容作具体分析,这个层面要求考生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作答,如本曲词中对仗将意境与韵律结合起来,顶真表现了汉文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的愁情,据此,可得出本题的答案: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试题解析】题目涉及到的对仗、顶真手法在诗词中常见,考生不会感到陌生,都能找出相应的词语。但它不是指认,而要分析各自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对仗显示语言的对称美,如“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当然,光这样答太笼统,不能得全分,要想答案完善,还要结合曲词的内容作具体分析,这个层面要求考生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作答,如本曲词中对仗将意境与韵律结合起来,顶真表现了汉文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的愁情,据此,可得出本题的答案: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更多推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汉宫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