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姓第一支出自黄帝的儿子昌意。第二支出自妊姓,是黄帝二十五子中任姓的后代。第三支出自黄帝的大臣昌寓。这三支都与黄帝有关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是很古老的姓氏。
这里讲讲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钟离之战,以及这场大战中的中的昌姓将军昌义之。
南梁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萧衍下决心北伐北魏,就派自己的弟弟萧宏担任总帅,可没想到萧宏在自己部队的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还懦弱害怕,准备撤兵。这可气坏了当时在军中的昌义之,他坚决反对说:“哪有百万大军还没有出来迎击敌人,就望风而逃的呢!有什么面目见去见皇上呢!”但萧宏最终还是抛下大军,自己领着一小队人马落荒而逃了。
于是,北魏军队就有了机会长驱直入,把梁朝军队逼近了易守难攻的钟离城,昌义之率领梁军将士奋力抗击。钟离城四周有壕沟,但人多势众的魏军用车子拉、用人背,源源不断弄来土,愣是填满了壕沟以便进攻,还用一种叫做飞楼冲车的武器来撞击城墙。城内的昌义之就率领将士不断用泥土补修被撞坏的地方,城墙竟然没有被撞坏。昌义之的箭射得非常好,每当有敌人要登上城楼的时候,他就亲自救援,箭到之处,敌人无不应弦倒地。就这样,苦战了几天,魏军始终不能攻进钟离城。
正当昌义之苦苦支撑的时候,梁武帝派出的救援军队在大将韦睿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了。韦睿带领军队在一夜之间神奇般地在敌人营地附近建起了营寨,同时以火攻和水攻并用的方式,一举打败了北魏军。城内的昌义之听说城外的消息后,悲喜交加,激动地连声大喊:“又活了!又活了!”然后,带领自己的将士冲出钟离城,与韦睿一起追击北魏大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里讲讲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钟离之战,以及这场大战中的中的昌姓将军昌义之。
南梁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萧衍下决心北伐北魏,就派自己的弟弟萧宏担任总帅,可没想到萧宏在自己部队的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还懦弱害怕,准备撤兵。这可气坏了当时在军中的昌义之,他坚决反对说:“哪有百万大军还没有出来迎击敌人,就望风而逃的呢!有什么面目见去见皇上呢!”但萧宏最终还是抛下大军,自己领着一小队人马落荒而逃了。
于是,北魏军队就有了机会长驱直入,把梁朝军队逼近了易守难攻的钟离城,昌义之率领梁军将士奋力抗击。钟离城四周有壕沟,但人多势众的魏军用车子拉、用人背,源源不断弄来土,愣是填满了壕沟以便进攻,还用一种叫做飞楼冲车的武器来撞击城墙。城内的昌义之就率领将士不断用泥土补修被撞坏的地方,城墙竟然没有被撞坏。昌义之的箭射得非常好,每当有敌人要登上城楼的时候,他就亲自救援,箭到之处,敌人无不应弦倒地。就这样,苦战了几天,魏军始终不能攻进钟离城。
正当昌义之苦苦支撑的时候,梁武帝派出的救援军队在大将韦睿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了。韦睿带领军队在一夜之间神奇般地在敌人营地附近建起了营寨,同时以火攻和水攻并用的方式,一举打败了北魏军。城内的昌义之听说城外的消息后,悲喜交加,激动地连声大喊:“又活了!又活了!”然后,带领自己的将士冲出钟离城,与韦睿一起追击北魏大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更多推荐
百家姓——昌:钟离大战中的昌义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