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又叫“对仗”、就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相近)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列,来表达相对、相近或意义上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
①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开国大典》)
②在住院的那些天里,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高大的背影》)
例1从天上、地下两个角度,生动地描写出“天安门广场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时的壮观景象。例2从形式上,间隔反复两次“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又与“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对仗;从内容上,“高大的背影”又一语双关,既写出那位三轮车工人背影高大,又含蓄写出他没有虚伪,没有浮夸,对人朴实,品质高尚。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内容上语言精练集中,概括性强。作文中,自然、恰当地运用对偶句,可以使两个相对的意思对比更鲜明;可以使两个相近或相关的意思互相映衬、补充,意思更完善。
运用对偶时,需要注意的是:表达形式要为思想内容服务,不能单纯追求语言形式对仗工整。一句话便可以说清楚的,就不要硬对成两句;几句话才能说清楚的,又不能强缩成上、下两联。
排比,就是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说出来。例如: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开国大典》)
③老师,您像地下的一条树根,把知识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您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您又像一名勤恳的清洁工,不让一颗纯真的心蒙上尘垢。
例1,作者先以“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没看见过⋯⋯”的句式,把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来突出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波澜壮阔,也不同于西湖水平如镜,而有它自己独特之外;随后,作者便运用一组排比句,从自身感觉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漓江水独具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并自然地融情于景中。例2,写毛主席庄严的宣告所产生的巨大反响:先写听到宣告,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接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例3,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既写出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又表达出了对教师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很富于表现力,比对偶更自由灵活,更丰富,更能增强语言气势,提高表达效果。用排比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的特征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用排比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更深,更加淋漓尽致。因此,作文时排比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
运用排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了排比而排比,生硬地拼凑排比的语句,牵强附会。
②要设计好排比中各项排列的顺序,注意各分句间的内在关系。如,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范围的大小为序,或以程度的轻重为序等。总之,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把意思一层一层地写下去。这样才能使读者得到的印象也跟着步步加深。
③排比的方法不仅可以构成排比句,也可以构成排比段。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对偶、排比?各有什么作用?作文时如何自然、恰当地运用?
(2)读读下面这段话,画出其中的排比句,然后仿照例段也写一段话。
我家院中的平台上摆着十几盆月季花。有紫红的,有桃红的,有淡黄色的,还有乳白色的⋯⋯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月季花显得更加鲜艳、美丽。它们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含苞欲放。它们姿态各异,有的昂着头,就好像在望着天空上的小鸟飞翔;有的低着头,就好像美丽的公主穿着花裙子跳舞;有的坐着,就好像是弹钢琴的小音乐家;有的躺在叶子上,就好像在舒服而又柔软的床上休息;有的歪着头,就好像小专家在思考问题;有的身体挺得直直的,就好像在老师面前严肃地回答问题⋯一股股地香味沁入了我的心脾,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幻觉世界。
①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
(《开国大典》)
②在住院的那些天里,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高大的背影》)
例1从天上、地下两个角度,生动地描写出“天安门广场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时的壮观景象。例2从形式上,间隔反复两次“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跟前”又与“实实在在的响亮的声音,响在我耳边”对仗;从内容上,“高大的背影”又一语双关,既写出那位三轮车工人背影高大,又含蓄写出他没有虚伪,没有浮夸,对人朴实,品质高尚。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内容上语言精练集中,概括性强。作文中,自然、恰当地运用对偶句,可以使两个相对的意思对比更鲜明;可以使两个相近或相关的意思互相映衬、补充,意思更完善。
运用对偶时,需要注意的是:表达形式要为思想内容服务,不能单纯追求语言形式对仗工整。一句话便可以说清楚的,就不要硬对成两句;几句话才能说清楚的,又不能强缩成上、下两联。
排比,就是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说出来。例如: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开国大典》)
③老师,您像地下的一条树根,把知识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您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您又像一名勤恳的清洁工,不让一颗纯真的心蒙上尘垢。
例1,作者先以“我看见过⋯⋯欣赏过⋯⋯却从没看见过⋯⋯”的句式,把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来突出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波澜壮阔,也不同于西湖水平如镜,而有它自己独特之外;随后,作者便运用一组排比句,从自身感觉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漓江水独具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并自然地融情于景中。例2,写毛主席庄严的宣告所产生的巨大反响:先写听到宣告,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接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例3,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既写出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又表达出了对教师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很富于表现力,比对偶更自由灵活,更丰富,更能增强语言气势,提高表达效果。用排比描写事物,可以把事物的特征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用排比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更深,更加淋漓尽致。因此,作文时排比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
运用排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了排比而排比,生硬地拼凑排比的语句,牵强附会。
②要设计好排比中各项排列的顺序,注意各分句间的内在关系。如,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范围的大小为序,或以程度的轻重为序等。总之,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把意思一层一层地写下去。这样才能使读者得到的印象也跟着步步加深。
③排比的方法不仅可以构成排比句,也可以构成排比段。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对偶、排比?各有什么作用?作文时如何自然、恰当地运用?
(2)读读下面这段话,画出其中的排比句,然后仿照例段也写一段话。
我家院中的平台上摆着十几盆月季花。有紫红的,有桃红的,有淡黄色的,还有乳白色的⋯⋯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月季花显得更加鲜艳、美丽。它们有的正在盛开,有的含苞欲放。它们姿态各异,有的昂着头,就好像在望着天空上的小鸟飞翔;有的低着头,就好像美丽的公主穿着花裙子跳舞;有的坐着,就好像是弹钢琴的小音乐家;有的躺在叶子上,就好像在舒服而又柔软的床上休息;有的歪着头,就好像小专家在思考问题;有的身体挺得直直的,就好像在老师面前严肃地回答问题⋯一股股地香味沁入了我的心脾,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幻觉世界。
更多推荐
小学生作文100招——学习运用对偶、排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