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②,孤城遥望玉门关③。
黄沙百战穿金甲④,不破楼兰终不还⑤!
【注释】
①《从军行》:汉代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多反映军旅战斗生活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②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脉。
③孤城:当时青海地域内的一座城。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因取道这里输入西域玉石,故得名。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④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⑤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疆的敌人。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边防将士们军事生活的描写,表现守边将士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壮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接着诗人直抒胸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戍边环境恶劣,将士生活艰苦,即使戍边时间漫长,即使战斗频繁,即使金甲磨穿要冒生命危险,都在所不惜,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发誓不攻破楼兰决不回家,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啊!“黄沙”二字,使我们联想到黄沙漫卷,天地昏黄,混沌一片的战场景象。“百战”是概数,表明战争频繁。从“穿金甲”我们可以想象到战场上战斗的激烈和悲壮。而“不破楼兰终不还”铿锵有力,把将士们戍守边防的爱国之情推向了高潮。
这首七言绝句最突出的特点是,典型环境和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浑然一体,使抒情顺其自然,也使所要抒发的感情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富感染力。这也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特点之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②,孤城遥望玉门关③。
黄沙百战穿金甲④,不破楼兰终不还⑤!
【注释】
①《从军行》:汉代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多反映军旅战斗生活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②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脉。
③孤城:当时青海地域内的一座城。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因取道这里输入西域玉石,故得名。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④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⑤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疆的敌人。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边防将士们军事生活的描写,表现守边将士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壮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接着诗人直抒胸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戍边环境恶劣,将士生活艰苦,即使戍边时间漫长,即使战斗频繁,即使金甲磨穿要冒生命危险,都在所不惜,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发誓不攻破楼兰决不回家,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啊!“黄沙”二字,使我们联想到黄沙漫卷,天地昏黄,混沌一片的战场景象。“百战”是概数,表明战争频繁。从“穿金甲”我们可以想象到战场上战斗的激烈和悲壮。而“不破楼兰终不还”铿锵有力,把将士们戍守边防的爱国之情推向了高潮。
这首七言绝句最突出的特点是,典型环境和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浑然一体,使抒情顺其自然,也使所要抒发的感情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富感染力。这也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特点之一。
更多推荐
初中诗词鉴赏——从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