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2.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了当时的情况是极其危险的,要朗读出危险的语气。指导朗读。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海中救援》。
  4.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
  谁在海中救援,结果怎样?
  6、交流答案,检查预习。
  二、学习课文,朗读理解
  1.学习课文2到6小节。
  出示学习单:
  (1)读2、3、4、5小节。
  (2)学习生字
  (3)划出你认为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2、交流反馈。
  出示重点句子并指导理解和朗读。
  “当救援的小艇——回家的路”
  “他的母亲——唯一的依靠”
  “妈妈,我必须去——消失在黑暗中”
  “汉斯正站在——我哥也在”
  指导品析并朗读,结合内容指导学习生字,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第1句结合学习生字:营、搏、懈、怠
  a.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注意“营”是后鼻音。
  b.查字典理解“毫不懈怠”。(懈怠就是松懈懒惰。)
  c.为“搏”找姐妹字。
  第2句结合学习:哀 依 靠(形声字)
  第3句结合学习:吻(换部首)
  第4句结合学习:筒(形声字)
  结合最后一句体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你想说什么?
  出示: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齐读。
  4、想象汉斯的母亲焦急的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当被救的人上岸时,等待的人会怎么做,怎么说?
  分层拓展:
  A:遇难的人被救了,等待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汉斯的母亲拉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妈妈真是太高兴了。“ 汉斯说:“( )。”
  B:汉斯的母亲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他( )。遇难的人被救了,等待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汉斯的母亲拉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妈妈真是太高兴了。“ 汉斯( )地说:“( )。”
  5、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6、此时此刻你想对汉斯和村民们说些什么呢?
  
  三、复习字词,感情朗读
  1.结构分类字型。
  2.积累四字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当危险来临,只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你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分层作业设计(挑战★级,你能得几颗星?)
  ★1 积累四字词语。
  ★2 选择喜欢的四字词语造句。
  ★3 用“月黑风高、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紧急关头”说一段话。
  
  板书设计
  7.海中救援
  想象练习说话:
  汉斯的母亲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他( )。
  遇难的人被救了,等待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汉斯的母亲拉
  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们终于回来了,妈妈真是太高
  兴了。“ ( )说:“( )。”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首先讲述了一些有关海难、海啸的内容,让学生打破以往的大海很美的观念,先让学生感受海的可怕之处,另外我还抓住了母亲的话,想想母亲为什么不让汉斯去的原因,体会“唯一”一词的意思,并联系实际,“如果你一个在某个地方要你生活很长时间,你会怎样”让学生渐渐走近这位年迈的母亲,试着去了解她的内心,去揣摩母亲的心理活动。 因为作了种种铺垫,因此,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以上种种答案,还是令人感到欣慰了,说明学生已经能了解母亲当时会想些什么? 但是“母亲会怎么做”没有人说到,“怎样的表情”说的人极少,事后想想,也许我缺少了必要的点拔,比如“人着急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人处于绝望时会怎样”“人非常伤心时会怎样” 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提高。

更多推荐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海中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