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tú),一日郁垒,主阅领万鬼,害恶之鬼,执以苇索①而以食②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论衡》卷二十二引《山海经》)
门神乃是唐朝秦叔保、胡敬德③二将军也。按传唐太宗不豫④,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⑤乎?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可⑥其奏,夜果无警。
太宗嘉⑦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链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⑧之左右门,邪祟⑨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
[注释]
①苇索:用芦苇等编成的绳索。②食(sì):喂。③秦叔保、胡敬德:即唐代开国武将秦琼、尉迟恭。④不豫:不适,不舒服。⑤魍(wǎng)魉(liǎng):传说中的鬼怪。⑥可:认同,批准。⑦嘉:嘉许,嘉奖。⑧宫掖(yè):宫室。掖为皇宫旁舍。⑨邪祟(suì):指鬼怪兴妖作祟等事。
[译文]
在沧海之中有座度朔山,山上长有大桃树。……树枝的东北方向称为鬼门,是众鬼出入的地方。桃树上有两个神灵,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掌管统领、鉴别众鬼之事。凡遇凶恶害人之鬼,使用苇绳捆绑,送去喂虎。因而黄帝创制礼俗,按节令驱赶恶鬼。届时百姓们树一个高大的桃木偶,并在门扇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图案,悬挂苇绳,用来抵御恶鬼凶煞。
如今的民间门神,画的是唐朝的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传说唐太宗身体不适,夜间总觉得寝宫门外有鬼魅乱抛砖瓦,大呼小叫,以至于宫廷内院夜夜不得安宁。太宗很害怕,告知群臣。秦琼站出来说:“我平生杀人如切瓜,尸体堆积如蚁山,怕什么鬼怪!我愿同尉迟恭全副武装,把守宫门。”太宗应允。这一夜果然平安无事。
太宗嘉赏二人,又担心二人值夜不得休息,便命画工将两人全副武装的形象画出,手执玉斧,腰间带着钢鞭、铁链、弓箭等,怒发冲冠,面目如生。将画挂在皇宫的左右门上,鬼怪作祟等事果然平息了。——后世相沿成习,秦琼、尉迟恭两人也永远成了门神。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tú),一日郁垒,主阅领万鬼,害恶之鬼,执以苇索①而以食②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论衡》卷二十二引《山海经》)
门神乃是唐朝秦叔保、胡敬德③二将军也。按传唐太宗不豫④,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⑤乎?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可⑥其奏,夜果无警。
太宗嘉⑦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链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⑧之左右门,邪祟⑨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
[注释]
①苇索:用芦苇等编成的绳索。②食(sì):喂。③秦叔保、胡敬德:即唐代开国武将秦琼、尉迟恭。④不豫:不适,不舒服。⑤魍(wǎng)魉(liǎng):传说中的鬼怪。⑥可:认同,批准。⑦嘉:嘉许,嘉奖。⑧宫掖(yè):宫室。掖为皇宫旁舍。⑨邪祟(suì):指鬼怪兴妖作祟等事。
[译文]
在沧海之中有座度朔山,山上长有大桃树。……树枝的东北方向称为鬼门,是众鬼出入的地方。桃树上有两个神灵,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掌管统领、鉴别众鬼之事。凡遇凶恶害人之鬼,使用苇绳捆绑,送去喂虎。因而黄帝创制礼俗,按节令驱赶恶鬼。届时百姓们树一个高大的桃木偶,并在门扇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图案,悬挂苇绳,用来抵御恶鬼凶煞。
如今的民间门神,画的是唐朝的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传说唐太宗身体不适,夜间总觉得寝宫门外有鬼魅乱抛砖瓦,大呼小叫,以至于宫廷内院夜夜不得安宁。太宗很害怕,告知群臣。秦琼站出来说:“我平生杀人如切瓜,尸体堆积如蚁山,怕什么鬼怪!我愿同尉迟恭全副武装,把守宫门。”太宗应允。这一夜果然平安无事。
太宗嘉赏二人,又担心二人值夜不得休息,便命画工将两人全副武装的形象画出,手执玉斧,腰间带着钢鞭、铁链、弓箭等,怒发冲冠,面目如生。将画挂在皇宫的左右门上,鬼怪作祟等事果然平息了。——后世相沿成习,秦琼、尉迟恭两人也永远成了门神。
更多推荐
文言文神话故事——门神由来(附译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