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题实例
1、(2011年大联盟第二大题第1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 ;《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 2分)
2、(2009省实天河第四题)请写出下列对联赞扬的人物(5分)
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_______________
②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_______________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_______________
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_______________
⑤一身傲视,青莲居士谪仙人。 _______________
3、(2012年省实天河第五题)按原文填空。
1)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百足之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6)南朝六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点解析:
1、 “西江月”是词牌名, “天净沙”是曲牌名。这种题型考诗词常识,知识点比较死板,课本里面所学的词曲也是寥寥无几的,只要记牢就可以得分,小学课本中所学的唯一一首元曲就是白朴的《天净沙·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老师课堂上也会介绍。
2、①杜甫;②诸葛亮;③文天祥;④王维;⑤李白。
此类题型主要考察诗词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诗名要填作者名,而是转换方式通过对联的方式来考,增加了考题难度。做这种类型的题不能慌张,要认真的阅读对联,抓住对联的关键词,理解对联的意思,然后联系自己所学方能做出。比如第一题中“草堂”“诗圣”就是关键,成都的杜甫草堂已是著名旅游景点,“诗圣”的名号早在学杜甫的诗时就耳熟了。
3、始于足下;死而不僵;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孤城万仞山;竹外桃花三两枝;多少楼台烟雨中。
简单的诗句上下句对写,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记诵的过程中把字词记清楚,尤其是易错字。前面两题是多字格成语,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常在默写中和诗句放在一起考。后面四题是诗句,所考诗句大部分都是课内出现古诗或者课本的日积月累部分,当然也有超纲的,比如第3、6句,因此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初中常考诗句名句。
三、知识点延伸:
1、诗词常识:
①我国各朝文学样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②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属于四言古体诗。
③课本内所学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卜算子·咏梅》……
④诗人称谓:“三苏”(苏轼、苏洵、苏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初中诗词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唐)
四、举一反三
1、《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的作者是 ,“卜算子”是
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被称为“秋思之祖”的 ,他与被称为“秋意之圣”的 ,写了《窦娥冤》的 和郑光祖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一共有305篇,分为 、 、 三部分,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4、诗句填空
卧看满天云不动,
,春生江上几人还?
人闲桂花落,
春江潮水连海平,
黄梅时节家家雨,
参考答案:
1、毛泽东;词牌名。2、马致远;白朴;关汉卿。3、《诗经》;风、雅、颂。
4、不知云与我俱东;家在梦中何日到;夜静春山空;海上明月共潮生;青草池塘处处蛙。
1、(2011年大联盟第二大题第1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 ;《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 2分)
2、(2009省实天河第四题)请写出下列对联赞扬的人物(5分)
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_______________
②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_______________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_______________
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_______________
⑤一身傲视,青莲居士谪仙人。 _______________
3、(2012年省实天河第五题)按原文填空。
1)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百足之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6)南朝六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点解析:
1、 “西江月”是词牌名, “天净沙”是曲牌名。这种题型考诗词常识,知识点比较死板,课本里面所学的词曲也是寥寥无几的,只要记牢就可以得分,小学课本中所学的唯一一首元曲就是白朴的《天净沙·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老师课堂上也会介绍。
2、①杜甫;②诸葛亮;③文天祥;④王维;⑤李白。
此类题型主要考察诗词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诗名要填作者名,而是转换方式通过对联的方式来考,增加了考题难度。做这种类型的题不能慌张,要认真的阅读对联,抓住对联的关键词,理解对联的意思,然后联系自己所学方能做出。比如第一题中“草堂”“诗圣”就是关键,成都的杜甫草堂已是著名旅游景点,“诗圣”的名号早在学杜甫的诗时就耳熟了。
3、始于足下;死而不僵;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孤城万仞山;竹外桃花三两枝;多少楼台烟雨中。
简单的诗句上下句对写,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记诵的过程中把字词记清楚,尤其是易错字。前面两题是多字格成语,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常在默写中和诗句放在一起考。后面四题是诗句,所考诗句大部分都是课内出现古诗或者课本的日积月累部分,当然也有超纲的,比如第3、6句,因此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初中常考诗句名句。
三、知识点延伸:
1、诗词常识:
①我国各朝文学样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②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属于四言古体诗。
③课本内所学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卜算子·咏梅》……
④诗人称谓:“三苏”(苏轼、苏洵、苏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初中诗词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唐)
四、举一反三
1、《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的作者是 ,“卜算子”是
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被称为“秋思之祖”的 ,他与被称为“秋意之圣”的 ,写了《窦娥冤》的 和郑光祖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一共有305篇,分为 、 、 三部分,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4、诗句填空
卧看满天云不动,
,春生江上几人还?
人闲桂花落,
春江潮水连海平,
黄梅时节家家雨,
参考答案:
1、毛泽东;词牌名。2、马致远;白朴;关汉卿。3、《诗经》;风、雅、颂。
4、不知云与我俱东;家在梦中何日到;夜静春山空;海上明月共潮生;青草池塘处处蛙。
更多推荐
小升初语文真题解析——知常识、会默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