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智囊补》
湖州赵三与周生友善,约同往南都②贸易。赵妻孙氏不欲夫行,已闹数日矣。及期黎明,赵先登舟,因太早,假寐③舟中。舟子张潮利其金,潜移舟僻所,沉赵而复,诈为熟睡。周生至,谓赵未来,候之良久,呼潮往促。潮叩赵门呼:“三娘子!”因问:“三官何久不来?”孙氏惊曰:“彼出门久矣,岂尚未登舟邪!”潮复周,周惊异,与孙分路遍寻,三日无踪。周惧累④,因具牍呈县。县尹疑孙有他⑤,故害其夫。久之,有杨评事⑥者,阅其牍曰:“叩门便叫三娘子,定知房内无夫也。”又呼其舟中水手鞫之,吐实⑦,潮乃服罪。
【注释】
①本篇选自《折狱龟鉴补》。同一案例,明代祝允明《枝山前闻》中亦有记载,情节相类。
②南都——明人称南京为南都。
③假寐——不脱衣服睡觉。
④惧累——害怕受牵连。
⑤有他——有奸情。
⑥评事——官名,属大理寺,主管评判诉讼。
⑦吐实——交代了事实。
【译文】
湖州赵三和周生是好朋友,约定一块到南都经商。赵三的老婆孙氏不同意他远行,已经争吵了几天。到行期清早,赵三先上了船,因为太早,便和衣睡着了。船户张潮贪图他的财物,偷偷地把船开到偏僻地方,将赵三沉到水中,然后开回原处,假装睡觉。周生来时,他说赵三还未到,等了好久。周生叫张潮前去催促赵三上船。张潮叩赵家的门叫道:“三娘子!”接着问:“三掌柜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上船?”孙氏大惊说:“他出门很久了,怎么还没有上船呢!”张潮回复周生,周生很惊讶,就同孙氏分路去找赵三,找了三天也没见到踪迹。周生连累自己,写了状子报县。县官怀疑妇人与人通奸,谋害了丈夫。过了很长时间,有个姓杨的评事,看了呈文说:“敲门就叫三娘子,一定是知道家中没有赵三。”又传讯这条船上的水手审问,水手交代了实情,张潮才认罪服法。
湖州赵三与周生友善,约同往南都②贸易。赵妻孙氏不欲夫行,已闹数日矣。及期黎明,赵先登舟,因太早,假寐③舟中。舟子张潮利其金,潜移舟僻所,沉赵而复,诈为熟睡。周生至,谓赵未来,候之良久,呼潮往促。潮叩赵门呼:“三娘子!”因问:“三官何久不来?”孙氏惊曰:“彼出门久矣,岂尚未登舟邪!”潮复周,周惊异,与孙分路遍寻,三日无踪。周惧累④,因具牍呈县。县尹疑孙有他⑤,故害其夫。久之,有杨评事⑥者,阅其牍曰:“叩门便叫三娘子,定知房内无夫也。”又呼其舟中水手鞫之,吐实⑦,潮乃服罪。
【注释】
①本篇选自《折狱龟鉴补》。同一案例,明代祝允明《枝山前闻》中亦有记载,情节相类。
②南都——明人称南京为南都。
③假寐——不脱衣服睡觉。
④惧累——害怕受牵连。
⑤有他——有奸情。
⑥评事——官名,属大理寺,主管评判诉讼。
⑦吐实——交代了事实。
【译文】
湖州赵三和周生是好朋友,约定一块到南都经商。赵三的老婆孙氏不同意他远行,已经争吵了几天。到行期清早,赵三先上了船,因为太早,便和衣睡着了。船户张潮贪图他的财物,偷偷地把船开到偏僻地方,将赵三沉到水中,然后开回原处,假装睡觉。周生来时,他说赵三还未到,等了好久。周生叫张潮前去催促赵三上船。张潮叩赵家的门叫道:“三娘子!”接着问:“三掌柜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上船?”孙氏大惊说:“他出门很久了,怎么还没有上船呢!”张潮回复周生,周生很惊讶,就同孙氏分路去找赵三,找了三天也没见到踪迹。周生连累自己,写了状子报县。县官怀疑妇人与人通奸,谋害了丈夫。过了很长时间,有个姓杨的评事,看了呈文说:“敲门就叫三娘子,一定是知道家中没有赵三。”又传讯这条船上的水手审问,水手交代了实情,张潮才认罪服法。
更多推荐
古代趣味故事——沉夫呼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