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没有天才
  “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无事不成。”
  
  戴尔·卡耐基(DaleCanegie)是一位传奇的教育家,他所著的《HowToWinFriendsandICarnegie》《如何赢得友谊并影响他人》一书,曾译成五十八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九千万册;他可能是历史上演讲次数最多的人,在他所举办的“口才训练班”中,他至少评论过十五万次的演讲。
  卡耐基生平以演讲闻名,听讲者每每为他生动的表达与幽默的词句所折服,其实他的演讲技巧并非天生,而是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后,逐渐摸索、体会出来的。
  他十八岁时,就读密苏里州华伦斯堡的州立师范大学。他发现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不是校队里的明星球员,就是演讲会中的常胜将军。
  他知道自己运动方面很差,于是决心在演讲会上出人头地他准备了好几个月,首先在谷仓中的稻草堆上,大声地练习;后来在挤牛奶与骑马上下学之时,都持续不停地练习。在充分的准备下,卡耐基参加了多次学校的演讲比赛,不料都杀羽而归。他灰心极了,痛苦得想要去自杀。
  他虽然痛苦不堪,但也慢慢体会出一些演讲的心得。
  ——他发现,自己一次比一次讲得好。
  ——他也发现,自己一个人,只要他充满自信,而且心中有一股炙热的意念的话,即使口才笨拙,一样能说得生动感人。
  于是,他从痛苦的深渊中站立起来,更加勤奋地练习,一方面修正表达的技巧,另一方面充实演讲的内容(累积炙热的意念)。不久之后,他开始获胜,而且囊括了学校所有的演讲比赛。
  从卡耐基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演讲没有天才”;要演讲成功,只有一个秘诀——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
  波兰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说:“如果我一天没练钢琴,自己察觉到了;假如两天没练,音乐评论家便注意到了;倘若三天没练,听众便听出来了。所以我每天都得勤练。”

更多推荐

智囊故事——卡耐基反败为胜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