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康熙大帝接到一份直隶总督府送来的奏折,上面写有“直隶西北部广昌县境内有铜川、铁岭、银坊、金井”。等字样,皇上颇感兴趣。心想:朕是一朝天子,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广昌县令,能有诸多物华天宝之地?便决计去私查暗访探个究竟。
时值春暖花开季节,白天长黑夜短。康熙走过紫荆关,沿拒马河逆水而上,到了广昌地域。无奈山高路远,上不着村,下不着店,康熙腹内空空。他漫步刚刚来到乌龙沟长城根下一座炭窑前,便饿得昏晕倒地。幸好炭夫闻声,赶出窖门搀扶起康熙,拿出玉米面捏的小窝窝头,又从乌龙河边菜畦拔来一把菠菜烧熟拌好凉菜。饭熟菜备,康熙大喜,拿起窝头问:“这是何饭?”炭夫答:“此饭叫黄金塔。”康熙点头,咬了一大口,倍感香甜如蜜。又拿起筷子指着碗里的凉菜问:“此菜何物?”炭夫笑笑答道:“此菜叫红头绿鹰哥!”康熙夹起一嘟噜,仔细咀嚼,清香淡雅可口。菜香、饭饱,康熙小憩后,来了精神,又继续往前赶路。
康熙私访回到京城,想起广昌地面炭夫做的那好香的饭菜来。于是,找来御膳师傅,照做黄金塔、红头绿鹰哥。然而换了好几拨御膳师,做的饭菜都远远不及炭夫的手艺。于是全被押下待问。这天,轮到一位在京城小有名气的御膳师来个康熙做饭菜,康熙品尝后,仍龙颜不悦,正要发落那御膳师,那御膳师慌忙叩头:“恕小的斗胆,小的有话请万岁爷容禀。”那御膳师问明康熙在何处用过此餐,建议请来炭夫一献技艺。康熙听罢,此话在理,便派人请来广昌县乌龙沟长城根炭窑那位炭夫。这炭夫听说是康熙大帝召他进京献艺,早吓的魂不附体。更何况,已听说早有多位御膳师被押在大牢里呢!那烧炭夫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小心翼翼做好黄金塔和红头绿鹰哥,呈给康熙品尝。康熙吃了两口,仍和御膳师们做的一模一样,质问烧炭夫:“当初,朕去你处,吃你亲手做的饭菜,味道极佳,怎么你在京城做的此种饭菜,就难于下咽呢?”炭夫壮着胆子说:“万岁容禀——常言说,肚子饿了饭如蜜,肚子饱了蜜不甜。”康熙听之有理,点点头笑了。后来,全部释放了被押下待问的御膳师。
此事过后,康熙念及烧炭夫救驾有功,要封他在京城为官。炭夫叩首说:“谢我主龙恩,小的无能为力,还是回到乌龙沟关城去吧!”康熙觉得烧炭夫言之有理,便封他为乌龙沟关城把总。从此,深山老峪的乌龙雄塞城内,才有了座朝南的把总衙门。
讲述者:石尚举
记录者:孙晓福
采访时间:1994年
流传地区:乌龙沟乡
时值春暖花开季节,白天长黑夜短。康熙走过紫荆关,沿拒马河逆水而上,到了广昌地域。无奈山高路远,上不着村,下不着店,康熙腹内空空。他漫步刚刚来到乌龙沟长城根下一座炭窑前,便饿得昏晕倒地。幸好炭夫闻声,赶出窖门搀扶起康熙,拿出玉米面捏的小窝窝头,又从乌龙河边菜畦拔来一把菠菜烧熟拌好凉菜。饭熟菜备,康熙大喜,拿起窝头问:“这是何饭?”炭夫答:“此饭叫黄金塔。”康熙点头,咬了一大口,倍感香甜如蜜。又拿起筷子指着碗里的凉菜问:“此菜何物?”炭夫笑笑答道:“此菜叫红头绿鹰哥!”康熙夹起一嘟噜,仔细咀嚼,清香淡雅可口。菜香、饭饱,康熙小憩后,来了精神,又继续往前赶路。
康熙私访回到京城,想起广昌地面炭夫做的那好香的饭菜来。于是,找来御膳师傅,照做黄金塔、红头绿鹰哥。然而换了好几拨御膳师,做的饭菜都远远不及炭夫的手艺。于是全被押下待问。这天,轮到一位在京城小有名气的御膳师来个康熙做饭菜,康熙品尝后,仍龙颜不悦,正要发落那御膳师,那御膳师慌忙叩头:“恕小的斗胆,小的有话请万岁爷容禀。”那御膳师问明康熙在何处用过此餐,建议请来炭夫一献技艺。康熙听罢,此话在理,便派人请来广昌县乌龙沟长城根炭窑那位炭夫。这炭夫听说是康熙大帝召他进京献艺,早吓的魂不附体。更何况,已听说早有多位御膳师被押在大牢里呢!那烧炭夫日夜兼程赶往京城。小心翼翼做好黄金塔和红头绿鹰哥,呈给康熙品尝。康熙吃了两口,仍和御膳师们做的一模一样,质问烧炭夫:“当初,朕去你处,吃你亲手做的饭菜,味道极佳,怎么你在京城做的此种饭菜,就难于下咽呢?”炭夫壮着胆子说:“万岁容禀——常言说,肚子饿了饭如蜜,肚子饱了蜜不甜。”康熙听之有理,点点头笑了。后来,全部释放了被押下待问的御膳师。
此事过后,康熙念及烧炭夫救驾有功,要封他在京城为官。炭夫叩首说:“谢我主龙恩,小的无能为力,还是回到乌龙沟关城去吧!”康熙觉得烧炭夫言之有理,便封他为乌龙沟关城把总。从此,深山老峪的乌龙雄塞城内,才有了座朝南的把总衙门。
讲述者:石尚举
记录者:孙晓福
采访时间:1994年
流传地区:乌龙沟乡
更多推荐
民间传说——乌龙沟把总衙门的来历(康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