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有“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3、能理解重点句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理解奶奶善良、宽厚的品格。
  教学难、重点:
  理解奶奶善良、宽厚的品格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课件)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要望望那棵杏树,羡慕地说道:“啊,好杏儿啊!”这一年,树上的的杏儿又成熟了,几个淘气的小朋友,趁着奶奶不注意,偷偷地来到了杏树下摘杏儿。
  现在,你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你可以是淘淘,也可以是他的小伙伴,把自己的角色告诉同桌。
  二、整体感受
  1、你们来到奶奶家偷杏儿,奶奶不但没有责备你们,还分杏儿给你们。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个奶奶吗?
  2、可以告诉我你觉得这个奶奶怎么样吗?(宽厚、善良)
  三、深入课文理解奶奶的品质
  1、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你们从哪里感受、体会到的呢?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奶奶的宽厚、善良?
  先说说你是故事中的谁?再谈谈你的体会。(我是淘淘,我到奶奶家去偷杏儿,从树上掉下来,奶奶没有来骂我,而是走过来扶起我,给我揉揉腿,还让我们别走。)
  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揉腿,对孩子们说:“你们先别走。”
  (从扶、揉、说这几个字上看出来的。)
  朗读指导:奶奶的动作表演:奶奶的动作应该做得慢一些,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慢一点。(请五位学生)
  大家自由地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自己认为好的可以读给同桌听。
  ②其他小伙伴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奶奶的宽厚善良?
  (我是小伙伴东东,奶奶叫我们先别走,又从屋里拿了长竹竿出来,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儿往下打,她的脚下颤颤巍巍的,走不稳。我从这里感受到了奶奶的宽厚和善良)
  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
  重点理解拿、走、熟了的、颤颤巍巍
  指导朗读(请五位学生)
  请喜欢读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③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奶奶的宽厚、善良?
  (我是小伙伴丁丁,奶奶把我们几个小伙伴叫了过去,把打下的杏儿分给我们,看到我们笑了,奶奶的嘴角上也露出了微笑。)
  奶奶把小淘淘和他的伙伴都叫了过来,一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重点理解:叫、分、露出了微笑
  老师示范读: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我好在哪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比我读得更好的,谁来试试。
  ④当时奶奶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笑)
  我有点儿不高兴,奶奶却笑着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指导朗读:你能笑着读一读这句话吗?
  你是怎么理解奶奶说的“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
  (果子大家吃才感到高兴,有了幸福要跟大家共同分享)
  2、谈“我”的感受
  哪位同学的角色是课文中的“我”?能来谈谈你当时的想法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就应该读出生气的口气来。
  (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馋猫,偷吃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我心里想: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我有点儿不高兴。)
  3、谈奶奶的感受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奶奶的心情吗?
  (课件:奶奶忍不住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你们知道奶奶究竟是在笑什么呢?(笑杏儿多,可以分给乡亲们吃了,奶奶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杏儿那么多,乡亲们都可以吃到了。)
  你们看,奶奶笑得多么慈祥啊!她把杏儿分给了小朋友,小朋友分到了奶奶给的杏儿也甜甜地笑了。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奶奶是宽厚、善良的。
  三、读课题学习“熟”
  1、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看看杏儿熟了是什么样子的。(课件)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中看出来杏儿熟了?(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
  树上的杏儿怎么样?
  这说明我家的杏儿结得又多,又好。
  指导朗读
  2、题目中的“熟”只是指杏儿熟了吗?
  自己读一读最后一段,思考熟还指什么意思?
  (从我的变化中看出,熟还指“我”从奶奶的言行中受到了启发,也分杏给大家,并懂得了给乡亲们送去的不只是香甜,还送去了喜悦,熟也指“我”长大、懂事了的意思。
  四、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集体读
  五、谈体会收获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字句句都非常感人,文章虽短,但它说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作者一起体会那份香甜和喜悦。

更多推荐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杏儿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