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便江玩。便江美丽的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船载行人过江的情景更显其古朴。妈妈说:“在过去,摆渡是这里主要的交通手段,而现在则主要是作为一种旅游项目而存在的。”
妈妈说出“摆渡”二字,我猛地想起了一个搜索网站——“百度”。我问爸爸:“‘百度’与‘摆渡’是否有关系?”
爸爸说:“依我理解,应当有关系。你想,由‘百度’二字以及该网站的功能,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摆渡’二字。‘百度’不就是在茫茫网海中给人‘摆渡’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名巧矣!”
妈妈说:“这是巧妙地运用同音词而产生的修辞效果。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醉酒后我谁都不服,就扶墙!’让人觉得妙不可言。这句话是通过‘服’与‘扶’同音这一条件演绎出来的。它把‘醉酒后我谁都不扶,就扶墙’与‘醉酒后我谁都不服,就服墙’揉和在一起,很是机智、幽默。”
我想了想,也觉得有些体会:“这么说,‘清明挂纸纸挂亲,坟前焚钱’也属这种情形。你看,‘清’与‘亲’、‘坟’与“焚’、‘前’与“钱’都互相谐音,读起来像读绕口令,很有趣味。”
我的分析得到了爸爸妈妈的一致夸赞。此时,我们来到了江边,我一定要体验一次摆渡的乐趣。
[老师讲解]
依我看,“百度”这个搜索网站的名称除与“摆渡”有关以外,可以说,其由来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概是借“百度”之形,切“摆渡”之意!
这种利用谐音增强表达效果的例子自古便有,如老子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一个妙例。
巧妙地运用同音词,可获得奇特的修辞效果。试看以下二例:
有些名片就是明骗!
这位昔日的百万富翁,由于嗜赌,如今成了百万负翁。
但是,汉字的同音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
我的一位朋友是心理咨询师,在一次聚会中他向几位刚结识的朋友幽默地介绍他的工作,说是做话聊。说到“化疗”,气氛陡然变得有点凝重。见状,朋友马上解释道:“说话的话,聊天的聊。”
有位大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即将下车的男人掉了包烟在踏板上,于是赶紧对那男人说:“师傅,你烟掉了!”男人大怒:“你才阉掉了!”这都是“烟”与“阉”谐音惹的祸!
妈妈说出“摆渡”二字,我猛地想起了一个搜索网站——“百度”。我问爸爸:“‘百度’与‘摆渡’是否有关系?”
爸爸说:“依我理解,应当有关系。你想,由‘百度’二字以及该网站的功能,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摆渡’二字。‘百度’不就是在茫茫网海中给人‘摆渡’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名巧矣!”
妈妈说:“这是巧妙地运用同音词而产生的修辞效果。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醉酒后我谁都不服,就扶墙!’让人觉得妙不可言。这句话是通过‘服’与‘扶’同音这一条件演绎出来的。它把‘醉酒后我谁都不扶,就扶墙’与‘醉酒后我谁都不服,就服墙’揉和在一起,很是机智、幽默。”
我想了想,也觉得有些体会:“这么说,‘清明挂纸纸挂亲,坟前焚钱’也属这种情形。你看,‘清’与‘亲’、‘坟’与“焚’、‘前’与“钱’都互相谐音,读起来像读绕口令,很有趣味。”
我的分析得到了爸爸妈妈的一致夸赞。此时,我们来到了江边,我一定要体验一次摆渡的乐趣。
[老师讲解]
依我看,“百度”这个搜索网站的名称除与“摆渡”有关以外,可以说,其由来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概是借“百度”之形,切“摆渡”之意!
这种利用谐音增强表达效果的例子自古便有,如老子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一个妙例。
巧妙地运用同音词,可获得奇特的修辞效果。试看以下二例:
有些名片就是明骗!
这位昔日的百万富翁,由于嗜赌,如今成了百万负翁。
但是,汉字的同音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
我的一位朋友是心理咨询师,在一次聚会中他向几位刚结识的朋友幽默地介绍他的工作,说是做话聊。说到“化疗”,气氛陡然变得有点凝重。见状,朋友马上解释道:“说话的话,聊天的聊。”
有位大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即将下车的男人掉了包烟在踏板上,于是赶紧对那男人说:“师傅,你烟掉了!”男人大怒:“你才阉掉了!”这都是“烟”与“阉”谐音惹的祸!
更多推荐
语文趣味故事——“百度”与“摆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