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涞源县乌龙沟,属易州管辖,原来叫下野村。
  下野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此山正脊梁从山顶到山脚,有一丈多宽、五里多长的一条黑崖。有一年,来了个会看风水的南蛮先生,他在山脊梁正走三遭,倒走三遭,逢人便说:黑崖头抵住河边的大青疙瘩是乌龙汲水。人们站在老远细看,果然青疙瘩正中,突出两只龙角似的崖石,正当中三道拱起的崖嶂恰似龙鼻梁。从此消息传开,人们顺山脊看到越往山尖越细的龙尾,下野村也因此名为乌龙沟。
  其实呢,南蛮先生看龙脉风水是假,盯住乌龙脖颈崖缝中有宝是真。因此,男蛮先生住在离龙脉不远的豆腐店里。天长日久,他替豆腐店大嫂挑水、磨豆腐、劈柴烧火,手脚勤快,干活利索,越来越讨大娘喜欢。豆腐店大嫂越不好意思多收南蛮先生的店钱、饭钱。
  冬去春来,两年过去了,第三年阳春三月点瓜种豆季节,南蛮先生从乌龙崖缝左侧,发现长出一棵茎蔓藤生的瓠子,蔓上花骨朵一个挨一个,恰好三朵瓠子花呈三角形,南蛮先生高兴极了。趁没人注意,他悄悄掐下一朵长得又大又好看的花骨朵,在太阳滚红之前,用此花骨朵去撬藏有金马驹子的乌龙崖缝。南蛮先生刚将嫩生生的瓠子花骨朵插进崖缝里,撬起二寸宽小缝隙,“扑愣愣”从崖缝中飞出两只金鸽子,终因瓠子花骨朵嫩小支撑不住,双崖原封闭合。
  一双金鸽子飞出山崖,南蛮先生喜不拢口。决计回南方取降宝吉祥物。千叮咛万嘱咐卖豆腐大嫂,崖缝的瓠子瓜开双花结了一颗长瓜,让大嫂时常留神看护,不过秋分节,千瓦莫摘瓜。南蛮先生走后,卖豆腐大嫂果然一日三遭去看护瓠子瓜。临近秋分,人们抢收庄稼,场光地净,山里下霜早柴干草枯,独有崖缝那棵瓠子,长长的圆圆的,绿中透白,白中透绿,煞是惹人眼目。尤其放羊的老羊倌,差不多每天赶羊去乌龙崖转一遍,谁能保大瓠子不被人偷走哩。于是卖豆腐大嫂便悄悄把瓠子摘回家去,挂在房沿上,这才把心放在肚子里。
  恰是秋分节这天前半晌,南蛮先生从紫荆关小店起了个大早,赶到卖豆腐大嫂家,一进院,抬头看见挂在屋沿的那颗瓠子,早被风干得蔫皮搭脑,他也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地上。卖豆腐大嫂看见先生回来,以为是赶路累的腰酸腿软,忙问:“先生炕上歇息,为何倒在当院?”南蛮先生唉声叹气说:“大嫂晚不摘,先生早不来,瓠子挂房沿,金梦变尘埃!”
  原来,那颗瓠子是南蛮先生打开乌龙崖缝的一把金钥匙,卖豆腐大嫂出于好心提前摘回家来存放,却应了这里乌龙锁金门的传说。
  
  讲述者:张连珍
  记录者:孙晓福
  采访时间:1994年
  流传地区:乌龙沟乡

更多推荐

民间传说——乌龙锁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