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开门见山式开头法
  “开门见山”是个比喻,“开门”,指的是文章的开篇;“山”,指的是文章的正题。开门见山式开头法指的是文章一开篇,就直入正题,直接交代本文要写什么人、什么事,要讲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等等。
  “开门见山”是作文中最基本的一种开头方法。它直截了当,简明扼要,一开篇就给读者一个鲜明、强烈的印象,吸引读者迫切地读下去。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说,不必为怎样开头多花时间,多动脑筋,是一种易懂好学的方法。
  2.范例评析
  妈妈的眼睛
  最值得我回忆的就是妈妈的那双眼睛。它曾经是那样温柔,那样诚挚,那样坚定。它多少次给了我关怀,多少次给了我力量,多少次给了我爱。然而我再也看不到它了,我永远地失去了它。那是一个深夜,爸爸、妈妈在研究所里搞实验,为了这项实验,他们已经一个多星期没回家了。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们退却,他们为了填补这项研究在我国的空白而奋斗着。然而,那巨大的不幸就在那个夜晚发生了。由于使用药剂过量,在进行第31次实验时,不幸发生了爆炸。当时妈妈正拿着试剂瓶,随着爆炸声的响起,妈妈的双眼再也看不见东西了。第二天,我得知了这个消息,心如刀绞,悲痛万分。我当时在心里呼喊着:“为什么不幸偏偏降临在我的妈妈身上?”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朦胧中,我又看到了妈妈的目光。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幼儿园参加演出,妈妈坐在台下观看,她的目光充满了温柔、爱怜之情;上小学的时候,我做错了事,妈妈教育我,她的目光充满了诚挚、信任之情;后来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妈妈鼓励我,她的目光充满了坚定、勉励之情。多少次啊,她那双眼睛,她那充满了爱的眼睛,给了我希望,给了我信心。这一次参加“中考”,妈妈用温柔的话语鼓励着我,然而我再也看不到她那双眼睛了。对着妈妈那失明的眼睛,我多么怨恨那项实验!但是妈妈却从不抱怨,她拉着我的手说:“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为了科学献身的人太多了,我贡献一双眼睛又算得了什么呢?要说抱怨,我只怨以后不能再进实验室了。不过我可以改行,去做别的对别人有益的事。”
  泪水又一次充满了我的眼眶。妈妈太好了!她的心里只有别人,从不考虑自己。虽然她失去了一双眼睛,可是,对未来,对生活,她仍然是那样充满信心。而我呢,作为一个健全的人,难道不应该比妈妈更充满信心吗?是的,我再也看不到妈妈的那双眼睛了,那双永远值得回忆的眼睛。但是我不再抱怨什么了,因为我懂得了,妈妈是为了事业、为了祖国而牺牲了这双眼睛的,是值得骄傲的。我难道仅仅是回忆吗?不,我要向妈妈学习,像她那样,把我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人民,把我的青春、我的生命全部奉献给祖国。我反复思考着,思考着,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妈妈那双充满期待与爱抚的眼睛。
  评析 《妈妈的眼睛》一文开头,第一句话“最值得我回忆的就是妈妈的那双眼睛”既点题,又点出文章新颖的表现角度——妈妈的眼睛,同时还点明文章的题旨。真是言简意赅。接着作者深情地写道:“它曾经是那样温柔,那样诚挚,那样坚定。它多少次给了我关怀,多少次给了我力量,多少次给了我爱。”这是一双温柔、诚挚、坚定的眼睛,是一双曾经给了我多少关怀、力量、爱的眼睛,是人世间最美最值得珍惜的眼睛!这是对文章首句的延伸和发挥,把文章的情感推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为文章后面的叙述和抒情作了高起点的铺垫。之后,作者笔锋一转:“然而我再也看不到它了,永远地失去了它”。失去了更知道珍惜!这一笔,使文章波澜顿生,读者的心一下子紧了,读者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了!
  《妈妈的眼睛》的开头既有分量,有新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确是一例成功的开头。
  3.技法指导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开门见山式开头法是引人入胜的好方法。但是,要用好开门见山式开头法,同学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要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指的是用的字数少,表达的意思明白完整。这是开门见山法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我学当老师》开头:“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在家复习功课,觉得无聊,就找来几个邻居家的小朋友,办起了‘幼儿班’。老师嘛,当然是我了。”这个开头,小作者运用的文字不多,简明扼要,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星期天;地点:家里;人物:我和邻居的小朋友;事件:玩办“幼儿班”的游戏。叙事的“四要素”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头。
  (2)开头应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动笔之前安排文章的结构时就应考虑好开头。如《梅雨潭》的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个开头抓住了一个“绿”字,而且强调的是使我“惊诧”的“绿”。这就为下文写“绿”,写“绿”的令人诧异之处,定下了中心,成为全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开头应紧扣文章的中心。这是衡量“开门见山”法运用得好坏的一个标准。如《趵突泉》的开头:“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这个开头直截了当点明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本文单讲趵突泉,不讲千佛山和大明湖。虽然提到了三大名胜,但一个“单讲”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趵突泉上来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这正是:“开门见山”法要求做到的。
  (4)开头应有助于文章的展开。古人曾说:“开门见山者,言见远山耳。”“远山”才不会挡路,倘若一开门就撞到大山上,那就毫无意思了。文章一开头就把内容一语道尽,无法再去展开了,这就是“近山”。“远山”并不把内容说尽,只是显出“山”来,把人的目光引过去,最后才把“山”的全貌看清楚。如上例《梅雨潭》的开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只是告诉读者那“绿”是令人“惊诧”的,将人吸引住就够了,至于到底是什么样子,要由后文细细描述,慢慢展开。无“山”和“近山”都难引起人的兴趣,惟有“远山”能引人入胜。要设置好“远山”不认真考虑是做不到的。有些同学以为“开门见山”法很容易,从以上介绍,你了解到用好这一方法并不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吧。但是,同学们只要认真学习范文的开头,细心领会这些开头的妙处,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就一定能逐步掌握这种方法。
  

更多推荐

小学作文写法——开门见山式开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