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来源
1、社会记录或传闻,这类故事一般篇幅都比较短小,属于记录性质的,没有多少加工,也多以突出“志异”为旨归。但是有些能够作为历史本真来看。下面录一则给大家看看: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发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地震》)
2、改编前代小说或笔记。
3、作者虚构:这类才是最精彩的,约占近二分之一。
三、思想内容:《聊斋志异》全面表现了蒲松龄的思想,有陈腐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最具有意义的是批判社会现实和幻想美好人生的两类。
1、描写书生科举失意,讽刺考官昏昧:《司文郎》、《王子安》
2、揭露官府贪虐,描写民间疾苦:《席方平》、《促织》
3、宣扬礼教,赞颂传统伦理道德:《张诚》、《曾有于》、《邵女》、《金生色》
4、描写狐鬼花妖与落魄书生的爱情故事,补偿现实心灵的缺憾,倡扬男女真情。
《娇娜》、《青凤》、《双灯》、《公孙九娘》、《红玉》、《翩翩》、《婴宁》等等。
1、社会记录或传闻,这类故事一般篇幅都比较短小,属于记录性质的,没有多少加工,也多以突出“志异”为旨归。但是有些能够作为历史本真来看。下面录一则给大家看看: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发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地震》)
2、改编前代小说或笔记。
3、作者虚构:这类才是最精彩的,约占近二分之一。
三、思想内容:《聊斋志异》全面表现了蒲松龄的思想,有陈腐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最具有意义的是批判社会现实和幻想美好人生的两类。
1、描写书生科举失意,讽刺考官昏昧:《司文郎》、《王子安》
2、揭露官府贪虐,描写民间疾苦:《席方平》、《促织》
3、宣扬礼教,赞颂传统伦理道德:《张诚》、《曾有于》、《邵女》、《金生色》
4、描写狐鬼花妖与落魄书生的爱情故事,补偿现实心灵的缺憾,倡扬男女真情。
《娇娜》、《青凤》、《双灯》、《公孙九娘》、《红玉》、《翩翩》、《婴宁》等等。
更多推荐
清代文学——《聊斋志异》的内容与思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