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
  古代所谓豪杰的人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勇气,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气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宝剑跳起来,挺身去决斗,这可谈不上勇敢。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
  注释:
  1过:超过
  2节:节操
  3见:受到
  4临:来临
  5卒然:突然
  6卒:同“猝”
  7挟持者:指内心怀抱的。
  句子翻译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普通的人受到侮辱,(就会)拔出剑站起来。
  主旨理解:
  有勇气的人有着就一定会有超出平人的毅力、决心与坚韧不拔的品质。
  中心意思:
  有大志向的人,能克制自已。
  韩娥善歌
  成语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
  原文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主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十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十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译文
  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
  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雁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更多推荐

文言文《天下有大勇者》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