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题示例。
1、(2013年华附奥校第二题第4、5小题)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是( )。
A、杭州 B、锦州 C、成都 D、长安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指哪个风景?( )
A、华山 B、黄山 C、黄果树 D、庐山
2、(2013年大联盟第六题第5小题)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晖”指__________。
3、(2011年小联盟第二题第5小题)填空。(8 分)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 分)
①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点解析:
1、C;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诗是出自于六年级上册课内诗词杜甫的《春夜喜雨》,诗的注解中写道: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这首诗时的写作背景也是作答时很好的参考,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由此可以推断出答案应选成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自然答案就出来了。因此学习诗歌不能只是简单的背诵和默写,还要注意诗所写的内容,词语的意思以及诗的题目。
2、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孟郊的《游子吟》是三年级下册课本中的诗。课本词语注解中对较难的字词都有详细的解释,因此,千万不可忽视课下注释。
3、(答案不唯一)庐山: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该题不仅考察诗句的默写,还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学诗词有一定的归类,只有平时有较好的积累,做此题是才能得心应手。比如写春雨的诗句,课本中就出现不少: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知识点延伸
1、课内重要诗词注释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1)萧萧:风声。(2)挑:捉。(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4)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5)篱落:篱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 (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喑: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抖擞:振作精神。
2、诗句归类:
a.诗中乡情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b.诗中离别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四、举一反三
1、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胜日”的意思是 ,“等闲”的意思是
2、 细读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但使”的意思是 “不教”的意思是
“度”的意思是 。
3、“四君子”之歌:古人常用梅、兰、竹、菊比喻君子的清高品德,并将它们誉为“四君子”,请在空白处填上诗句。
, 。 (梅)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兰)
, 。 (竹)
, 。 (菊)
参考答案:
1、胜日:好日子。等闲:随意。
2、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让 度:越过
3、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答案不唯一)
1、(2013年华附奥校第二题第4、5小题)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是( )。
A、杭州 B、锦州 C、成都 D、长安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指哪个风景?( )
A、华山 B、黄山 C、黄果树 D、庐山
2、(2013年大联盟第六题第5小题)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晖”指__________。
3、(2011年小联盟第二题第5小题)填空。(8 分)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 分)
①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点解析:
1、C;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诗是出自于六年级上册课内诗词杜甫的《春夜喜雨》,诗的注解中写道: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这首诗时的写作背景也是作答时很好的参考,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由此可以推断出答案应选成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自然答案就出来了。因此学习诗歌不能只是简单的背诵和默写,还要注意诗所写的内容,词语的意思以及诗的题目。
2、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孟郊的《游子吟》是三年级下册课本中的诗。课本词语注解中对较难的字词都有详细的解释,因此,千万不可忽视课下注释。
3、(答案不唯一)庐山: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该题不仅考察诗句的默写,还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学诗词有一定的归类,只有平时有较好的积累,做此题是才能得心应手。比如写春雨的诗句,课本中就出现不少: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知识点延伸
1、课内重要诗词注释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1)萧萧:风声。(2)挑:捉。(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4)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5)篱落:篱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 (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喑: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抖擞:振作精神。
2、诗句归类:
a.诗中乡情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b.诗中离别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四、举一反三
1、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胜日”的意思是 ,“等闲”的意思是
2、 细读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但使”的意思是 “不教”的意思是
“度”的意思是 。
3、“四君子”之歌:古人常用梅、兰、竹、菊比喻君子的清高品德,并将它们誉为“四君子”,请在空白处填上诗句。
, 。 (梅)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兰)
, 。 (竹)
, 。 (菊)
参考答案:
1、胜日:好日子。等闲:随意。
2、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让 度:越过
3、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答案不唯一)
更多推荐
小升初诗词考点:理解词语、归类梳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