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观于吕梁(1),县水三十仞(2),流沫四十里,鼋鼍(3)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4)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5)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6)。孔子从(7)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8)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9),长乎性(10),成乎命(11)。与齐(12)俱入,与汩(13)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14)。此吾所以(15)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译文】
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在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
孔子观于吕梁(1),县水三十仞(2),流沫四十里,鼋鼍(3)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4)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5)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6)。孔子从(7)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8)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9),长乎性(10),成乎命(11)。与齐(12)俱入,与汩(13)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14)。此吾所以(15)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译文】
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在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
更多推荐
《庄子》原文及注释——达生(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