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设置
正音
语文课上。黑板上写着:第21课琥珀
王老师正在有感情地范读:“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顶上飒飒地响。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h!)的香味……”
听到这里,黄劼愣了一下,想着什么。他把手举起,又放下。他犹豫着,手不知举起还是放下好。最后,他还是慢慢地把手举起,但举得不高。
王老师继续读着课文:“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王老师读完一段,抬起头,发现黄劼举手了。
“黄劼,什么事?”王老师问。
黄劼慢慢站起来,声音不大地说:“王老师,有一个字,您…您读错了吧?”
王老师很注意地问:“哪个字?”
坐在黄劼旁边的潘菲用手抻抻黄劼,示意她别说了,黄劼更紧张了。
“说呀,大胆说!”王老师催着说。
黄劼咬了咬嘴唇,仍声音不大地说:“您把松脂(zh9)读成松脂(zh!)了。”
王老师一愣:“噢……好,你先坐下。下课到办公室去一下。”
黄劼低下头,慢慢坐下。
下课了,王老师叫黄劼到办公室去。黄劼跟在老师后面走着。他有些害怕,脚步越来越慢。他耳边仿佛传来老师的声音:“黄劼,到办公室去一下……”
“黄劼,快走哇!”王老师叫他。
黄劼这才发现自己站住了,连忙不情愿地紧走几步。
办公室里,王老师飞快地查着字典,黄劼站在旁边。
王老师查到了“脂”字,点了点头,笑着说:“黄劼,是老师读错了,谢谢你!”
黄劼有些意想不到,不解地问:“谢我?”
王老师亲切地说:“是呀,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字音,避免了同学们读错这个字,老师当然要谢谢你啦!”
黄劼如释重负,脸上愁容舒展开了。
王老师真挚地说:“老师在备课时疏忽了,没有注意这个字,可你在预习时认真读准了每个字音,这种学习态度值得老师学习呢!”
黄劼笑了,不好意思了,动情地说:“王老师您真好!”
师生对视,会心地笑了。
二、训练要点
1.使学生明确,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为中心、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
2.教会学生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观察情境,学习黄劼认真学习,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同时,学习王老师谦虚,勇于认错的好品质。
三、训练建议
(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这个情境,使学生明确描写人物心理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目的明确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可做如下安排:
1.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对主要人物有正确认识。
2.在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当王老师读错一个字音时,黄劼犹豫半天还是举起了手。这时,他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对表现黄劼这个人物起了什么作用?
(说明黄劼虽有些犹豫,但毕竟还是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黄劼是什么心情?这里的心理活动刻画,在情境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黄劼的误解,使他产生了害怕心理。这里的心理活动刻画,为下面情节做了铺垫,反衬出王老师谦虚,有错就改。)
(3)王老师亲切而又真挚地表扬他时,黄劼是什么心情?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王老师当时是一种既负疚,又高兴的心情。表现了王老师谦虚、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同时,也交代了黄劼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3.让学生归纳一下,心理活动描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学习体会。
4.以《正音》为题,让学生动笔成文。
(二)教师可利用这个情境,教会学生用内心独白去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1.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要求他把情节看明白,并能准确体会主人公黄劼的心理活动变化。
2.学生观察后,老师可提问:在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黄劼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板书:
犹豫——决心举手——有些胆怯——害怕——惊异——如释重负——高兴——不好意思——对老师的崇敬
3.教师教学生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把这个情境记叙下来。可做如下提示:
(1)现在你们就是黄劼,请你们把这件事记述出来,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要说清楚。
(2)内心独白就是直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吐出来,使别人了解你想的是什么。
(3)注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4.成文后,教师可选几个学生当堂朗读,大家评议,修改后教师评阅。
(三)教师可利用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提炼中心和剪裁的训练。可做如下设计:
1.学生先认真观察情境,掌握事件内容。
2.教师以《我的同学黄劼》为题,请学生确定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3.教师再次以《我们的王老师》为题,请学生确定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4.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由于确定的中心不同,安排材料的顺序和详略也会有所不同。
总结:要想写好人物心理活动,首先要明确这种描写是为突出中心——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服务的。
描写心理活动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运用内心独白,让人物倾吐自己的心声,坦诚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方法抒情性强,感染力大。
四、巩固训练
利用情境进行写作训练,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这只是学生作文基础训练的第一步。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把教师教给的方法灵活运用,才能把知识变为能力。当然,这是反复训练的结果。为了巩固上面所学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训练项目。
(一)以内心独白的方法,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成片断。
“我真后悔”
“和老师说说心理话”
“我的心事”
(二)写梦境,也是心理活动描写的一种方式,因为梦是人之所想,是最真实的内心活动表露。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心理活动为主的作文。
正音
语文课上。黑板上写着:第21课琥珀
王老师正在有感情地范读:“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顶上飒飒地响。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h!)的香味……”
听到这里,黄劼愣了一下,想着什么。他把手举起,又放下。他犹豫着,手不知举起还是放下好。最后,他还是慢慢地把手举起,但举得不高。
王老师继续读着课文:“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王老师读完一段,抬起头,发现黄劼举手了。
“黄劼,什么事?”王老师问。
黄劼慢慢站起来,声音不大地说:“王老师,有一个字,您…您读错了吧?”
王老师很注意地问:“哪个字?”
坐在黄劼旁边的潘菲用手抻抻黄劼,示意她别说了,黄劼更紧张了。
“说呀,大胆说!”王老师催着说。
黄劼咬了咬嘴唇,仍声音不大地说:“您把松脂(zh9)读成松脂(zh!)了。”
王老师一愣:“噢……好,你先坐下。下课到办公室去一下。”
黄劼低下头,慢慢坐下。
下课了,王老师叫黄劼到办公室去。黄劼跟在老师后面走着。他有些害怕,脚步越来越慢。他耳边仿佛传来老师的声音:“黄劼,到办公室去一下……”
“黄劼,快走哇!”王老师叫他。
黄劼这才发现自己站住了,连忙不情愿地紧走几步。
办公室里,王老师飞快地查着字典,黄劼站在旁边。
王老师查到了“脂”字,点了点头,笑着说:“黄劼,是老师读错了,谢谢你!”
黄劼有些意想不到,不解地问:“谢我?”
王老师亲切地说:“是呀,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字音,避免了同学们读错这个字,老师当然要谢谢你啦!”
黄劼如释重负,脸上愁容舒展开了。
王老师真挚地说:“老师在备课时疏忽了,没有注意这个字,可你在预习时认真读准了每个字音,这种学习态度值得老师学习呢!”
黄劼笑了,不好意思了,动情地说:“王老师您真好!”
师生对视,会心地笑了。
二、训练要点
1.使学生明确,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为中心、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
2.教会学生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3.通过观察情境,学习黄劼认真学习,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同时,学习王老师谦虚,勇于认错的好品质。
三、训练建议
(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这个情境,使学生明确描写人物心理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目的明确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可做如下安排:
1.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对主要人物有正确认识。
2.在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当王老师读错一个字音时,黄劼犹豫半天还是举起了手。这时,他的心理活动是什么?对表现黄劼这个人物起了什么作用?
(说明黄劼虽有些犹豫,但毕竟还是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黄劼是什么心情?这里的心理活动刻画,在情境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黄劼的误解,使他产生了害怕心理。这里的心理活动刻画,为下面情节做了铺垫,反衬出王老师谦虚,有错就改。)
(3)王老师亲切而又真挚地表扬他时,黄劼是什么心情?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王老师当时是一种既负疚,又高兴的心情。表现了王老师谦虚、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同时,也交代了黄劼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3.让学生归纳一下,心理活动描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学习体会。
4.以《正音》为题,让学生动笔成文。
(二)教师可利用这个情境,教会学生用内心独白去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1.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要求他把情节看明白,并能准确体会主人公黄劼的心理活动变化。
2.学生观察后,老师可提问:在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黄劼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板书:
犹豫——决心举手——有些胆怯——害怕——惊异——如释重负——高兴——不好意思——对老师的崇敬
3.教师教学生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把这个情境记叙下来。可做如下提示:
(1)现在你们就是黄劼,请你们把这件事记述出来,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要说清楚。
(2)内心独白就是直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吐出来,使别人了解你想的是什么。
(3)注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4.成文后,教师可选几个学生当堂朗读,大家评议,修改后教师评阅。
(三)教师可利用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提炼中心和剪裁的训练。可做如下设计:
1.学生先认真观察情境,掌握事件内容。
2.教师以《我的同学黄劼》为题,请学生确定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3.教师再次以《我们的王老师》为题,请学生确定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4.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由于确定的中心不同,安排材料的顺序和详略也会有所不同。
总结:要想写好人物心理活动,首先要明确这种描写是为突出中心——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服务的。
描写心理活动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运用内心独白,让人物倾吐自己的心声,坦诚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方法抒情性强,感染力大。
四、巩固训练
利用情境进行写作训练,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这只是学生作文基础训练的第一步。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把教师教给的方法灵活运用,才能把知识变为能力。当然,这是反复训练的结果。为了巩固上面所学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训练项目。
(一)以内心独白的方法,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成片断。
“我真后悔”
“和老师说说心理话”
“我的心事”
(二)写梦境,也是心理活动描写的一种方式,因为梦是人之所想,是最真实的内心活动表露。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心理活动为主的作文。
更多推荐
小学情境作文基础训练——运用内心独白或客观描述的方法,学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