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是要求把看过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最精彩的部分,先清楚、具体地讲出来,然后再写下来。要注意做到,你是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习作指导】
  这次作文的要求,一是把看过的一部电影(电视)中最精彩的部分先讲给同学们听(不是把一部电影的全部都讲出来),二是再写下来,三是要求说、写的这个精彩部分,一定要清楚、具体。
  怎样才能写好一部电影(电视)中最精彩的部分呢?概括起来,就是要经过“看、想”的过程。
  “看”:就是要看清楚一部电影(电视)的整个过程,掌握其主要内容,注意精彩场面的环境、气氛、人物的表情、神态、语言、外貌、动作如何,尤其是要抓住主要人物做全面、重点的观察。这样,作文才能写出精彩部分的环境和气氛,突出人物的特点和精神面貌。
  “想”:当我们观察到了材料后,还要做具体的分析,先想一想,其中哪些场面最精彩,这个精彩场面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在写的时候,再融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不要写成观后感,因为这次作文是以记叙、描写电影或电视所提供的内容为主的。
  【例文点评】
  精彩的鹰蛇之战
  ——记电视节目《动物世界》片断
  每个星期六晚上的电视节目,都有《动物世界》,我特别喜欢看。那天晚上,放的是《蛇鹰》。蛇鹰,是一种捕蛇的鹰。电视放到一半,突然一组奇异的镜头出现在我眼前:一只蛇鹰在高空打了几个盘旋,突然斜着身子,张开双臂向一条二米多长,全身有灰色斑点的蛇俯冲下来。只见蛇鹰张开锐利的爪子抓住蛇不放,那硬如铁钩般的嘴拼命地啄蛇的脖子。蛇疼得在草丛中扭动着身子,“搅”得蛇鹰站也站不稳。但蛇鹰仍紧紧抓住蛇不放,扇动那有力的翅膀朝蛇身上猛烈地打击。我紧张极了,双手攥紧,恨不得帮蛇鹰征服那毒蛇。
  蛇开始反击了。它把三角形的头昂得高高的,张开大嘴,露出毒牙,想咬蛇鹰的尾巴。蛇鹰毫不示弱,拍着两只翅膀,“扑!扑!扑!”又在蛇脖子上狠啄了几口。蛇渐渐地支持不住。过了一会儿,就一头栽倒在地死了。“蛇鹰胜利了!”我高兴地大叫起来,目送着它叨着蛇远去??
  飞吧,蛇鹰!飞吧,蛇—鹰—!我为蛇鹰的勇敢而骄傲,愿这些勇士把毒蛇消灭光。
  《动物世界》节目播完了,可我心中久久不能忘记那一组精彩的镜头。
  【点评】
  小作者紧紧抓住电视中“蛇鹰勇战毒蛇”这组精彩镜头,把鹰蛇之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精彩。层次清楚,用词准确。在描述精彩场面的过程中,恰当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增强了场面的气氛。这篇作文很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佳作赏析】
  观看影片《少年犯》
  “妈妈啊!妈妈啊!看看我吧??”这撕心裂肺的歌声,是少年犯小虎面对窗口发出的沉痛的哀诉。这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少年犯》这部影片中,少管所里的少年犯都有亲人来探望,唯独小虎没有。这个年仅12岁的小虎被关进少管所,是谁酿成的呢?影片中出现小虎不幸遭遇的镜头:小虎5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了婚,他们谁也不要小虎。妈妈借口说后爹凶,把小虎给哄出了家。到了爸爸家,又被赶了出来,爸爸只塞给他两角钱,并凶狠地说:“你以后再也别来了,你自力更生去吧!”当时,小虎无知,看到父亲这样凶狠,并且说出这样无情的话,一气之下,便撒腿跑了。他边跑边想:“哼!自力更生就自力更生吧!我就不信,我自力更生不起来!哼!”他虽然这样想,可是他毕竟年幼啊!他流落街头。夜晚,他在墙角下蜷缩着身子过夜。白天,他就在音乐四起的餐厅里徘徊,寻找点残羹剩饭。一天,小虎又来到了那个熟悉的餐厅。忽然,两个打扮得十分奇异的陌生青年,给小虎一只“油炸螃蟹”,并笑嘻嘻地说:“小家伙!拿去填肚子吧!只要你听哥儿们的,老子保你不愁吃和穿,一辈子不缺米和柴。”小虎当时只想到吃饱肚子,便跟他们去了。那两个坏蛋先教小虎学偷东西。“偷,这多么可耻呀。”小虎也曾这样想过。可是他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禁不住这帮坏家伙的软硬兼施,被拉下了水。有一次,小虎去偷别人的东西,被人发觉了,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痛打了他一顿。鲜血,从他的鼻孔里流出来,他呆呆地、绝望地注视这些人。后来,那帮坏蛋又进一步教他抽烟、喝酒??从此,小虎便变得好吃懒做,养成了偷窃的恶习。就这样,不满7岁的小虎深深地掉进了不能自拔的深渊,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赏析】
  这篇作文着长记叙了《少年犯》这部影片中其中一个少年犯——小虎,是怎样被父母遗弃,到处流浪,后被坏人教唆走上犯罪道路变成一个少年犯的场面。全文分两段,第一段先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小虎被关进少管所,是谁酿成的”?第二段接着具体回答了提出的问题。这段分两层叙述:先写父母离弃,使小虎成了流浪儿;接着写在饥饿中挣扎的小虎因被坏人诱骗逐渐走上了犯罪道路,成了少年犯。文章的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很有启发教育人的意义。
  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
  今天下午,我们怀着崇敬而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观看大型历史巨片《周恩来》,亲眼瞻仰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
  这部影片主要反映了周总理在一生中最后10年的奋斗历程,真实地表现了总理“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品德。总理的工作很忙,一天中一会儿要主持会议,一会儿要接见外宾,一会儿要审阅文件。在“文革”中他挺身而出,保护老干部??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影片中有许多真实感人的镜头,催人泪下。其中有两个地方最使我感动。
  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消息传到北京,总理马上乘坐直升飞机,冒着还有余震的危险,亲临灾区,察看灾情,问寒问暖。他看到躺在担架上受伤的老大爷,便过去俯下身亲切地问候他;总理瞅见没房子住的小女孩,就拉着她的手,安尉她不要难过,并转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灾区人民的问候,坚定了灾区人民克服困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周总理还和灾区人民同甘共苦,围在一起喝稀饭,啃窝窝头。喝完了稀饭,总理还用一块窝窝头粘着碗中剩下的稀饭一起吃下去。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总理啊!
  周总理因劳累过度,患了癌症,与世长辞了。一月的北京,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百万群众主动涌上街头,肃立等候,为自己的总理送行。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地行驶到十里长街时,男女老少悲痛欲绝,泪痕满面。大家想起总理平日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孔,似乎都从心底发出呼唤:“总理啊!您慢些走吧!国家需要您,人们需要您啊!”影片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的深厚情谊。看到这里,泪水又一次地模糊了我的视线。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有16年了。但他的博大胸怀与高尚品格永远得到世人的传颂。他的丰功伟绩,有口皆碑,他高尚的精神情操,崇高伟大的思想境界已深深地感染了一个民族。我们深情地呼唤:“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
  【赏析】
  本文先概括地介绍了大型历史巨片《周恩来》的梗概,接着具体生动地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镜头: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刑台灾区察看灾情,问寒问暖;总理与世长辞了,百万群众悲痛欲绝,挥泪送行。这些镜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令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观《开天辟地》
  看完了历史巨片《开天辟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思绪奔腾翻滚。影片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艰辛过程及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让我们从各个侧面去了解伟人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影片中最后一个镜头,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很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在嘉庆南湖的一只游船上,毛泽东、李达、董必武、张国焘等十三个全国的地方代表一致通过了党的章程,制定了纲领。当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所有代表都神情庄重,站起来高举拳头郑重地、深切地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政权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时,夕阳西下,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金黄,湖面上金波粼粼。这只平常又不平凡的游船载着中国大地上千百万人民的心声、希望缓慢而稳健地向前驶。这时,出现了一个特写镜头:那双坚厚的船浆正吃力地划着,那船浆的每一划动,都蕴含着无限力量,饱含了无限艰辛。这双不断划动的船浆,在夕阳与水波的映衬下,更能给予人无限的启迪,引起人无限的思忆。
  古人有句名言,大意是说:“官是船,民是水,水可行舟,也可覆舟。我想:党,不正是这艘船吗?正因为这艘船满载着人民殷切的希望,适应人民的需要,是人民力量团结的反映,才能在白色恐怖中,在反动势力的压迫包围下,以铜墙铁壁的身躯,坚韧不拔地在漫漫长夜中航行,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给人民带来了光明,温暖。在这漫长的历程中,需要多少次与暗礁搏斗、与风浪抗争?然而,党胜利了!如今,她已拥有了五千多万忠诚她的党员,成为各党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员。她就像我们的母亲,以一颗赤诚的心,关怀、鼓励着我们,教我们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做个“四有”公民。假如这艘船逆着民意而行,就会像国民党反动派一样,被人民打垮,就绝不是今天令我们引以为骄傲自豪的伟大的党!
  【赏析】
  本文作者截取了影片中最后一个镜头:毛泽东等十三位代表在一只游船上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游船缓漫而稳健向前驶”,“那双坚厚的双桨正吃力地划着”。这一寓意深刻的镜头,有着深刻的象征性意义,从而揭示了党与民的息息相关的联系,突出了中心。
  【习作提示】
  ▲你看过的电影电视节目中,一定有许多精彩的镜头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电影《雷锋》、《董存瑞》、《小兵张嗄》等,电视《神州风采》、《综艺大观》或《动物世界》等等。把你感受到最精彩、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写下来。
  提示:看电影电视节目时,一定要认真,并边看边想,努力把最精彩的部分记下来,然后抓住某一组镜头所组成的一个场面,或一处情景,作具体、生动的描述。在描述中,要把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情况写清楚,并展开联想,进行议论,融入自己的感情。

更多推荐

小学作文分类讲解——写一个精彩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