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思
  思在古诗文中,只要是名字或状词,都念去声,如情思、意思、弦弦掩抑声声思、春女思。读诗词,一定要懂诗词的格律,否则,很多字念错了都不知道。而对于熟悉诗词格律的人来说,读到古人的诗,发现某一个字的位置本来该用平声的,结果作者用了一个你以为是仄声的字,这就会促进你去思考,去翻检,从而获得更多知识。许多学诗词的朋友以为格律难,其实格律非常简单,我的《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二版名《禅心剑气相思骨》)(点此购买)课上,只用十分钟就能讲明白。难的是词汇量。词汇量不够的人,才会觉得格律难,因为自己找不到那么多的词来配合格律。但对于不打算自己动手创作,只要读诗词的人来说,就不会遇到词汇量不够从而导致无法自由抒情的问题,何不牺牲一下追剧的时间去学一学诗词格律呢?
  
  37、雍
  表示地名的雍州、雍门,均读上声。
  
  38、从
  从表示由、自之义念平声,仄声有三个意思,读音各不相同。一音总,意为发髻很高的样子,《礼记·檀弓》有“尔无从从尔”;二音众,表示随行之义,如宾从、《诗经·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三音颂,表示同宗,如从祖从父从兄之类。
  
  39、判
  念平声其实是拚的通假字,如杜甫《曲江对酒》诗“纵饮久判人共弃”。
  
  40、翰
  羽翰之翰念平声。如孟郊 《出门行》之二:“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更多推荐

古诗文中最易读错的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