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释义】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历史典故】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他的两大功臣:范蠡和文种。
  
  勾践打败了吴国,称霸一时。就在欢庆胜利的时刻,范蠡急流勇退,隐姓埋名,弃政经商去了。他出走之后,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 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 之祸。”
  
  文种以为范蠡太多心了,不过,从此以后他也不大过问国事了,终日称病在家。可是,勾践并没有放过他。一日,他借探病为名,来见文种,问道:“先生曾以灭吴的七种手段指教过我,我只采用了其中的三种,便将吴国灭了,剩下四种,你打算再怎么去使用呀?”
  
  文种说:“我看不出它们还有什么用处。”
  
  勾践说:“请先生带了这四种手段,到九泉之下去辅佐我的先人吧!”说罢起身登车而去,留下了一把名为“属镂”的利剑。
  
  文种明白,勾践容不下他了,便自刎而死。  

更多推荐

小学生必读历史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