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故笔法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2)[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更多推荐
初中课文文言文——蒲留仙写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