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拉手开除”,是什么让教育暴力变得理直气壮、底气十足?
8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高中校门口,校方以展板形式公布了新学期规定:严禁学生谈恋爱,男女学生拉手一次警告留校察看,第二次拉手开除。严禁在学校举行生日聚会,违规者将开除。……学生们称其为偃师高中最严厉的“八项禁令”。
高中是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学校出台这样的“禁令”,应该是试图通过加强外部控制的方式来防止学生早恋。但是,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这种逆时代的“另类校规”难免会引发关注和质疑:即使初衷良善、目标正义,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和程序正义;动辄将“开除”作为震慑和约束学生的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早已不见踪影。
高中时代,青年男女正进入青春萌动期,受社会开放思潮的影响,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友情也在所难免。学校应该“多疏少堵”,让学生明事理、懂道理,引导青少年们度过这个“困惑期”和“冲动期”,在完成“教书”的同时,承担好“育人”的责任。
有关“最严禁令”的最新消息是:8月26日,学校的展板已经撤下,而门口的滚动字幕也已经对八项禁令做了调整,引发争议的“严禁谈情说爱”,调整为“有谈恋爱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开除学籍”。学校称,展板撤下是因为“个别措辞不太严谨,需要斟酌”。
8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高中校门口,校方以展板形式公布了新学期规定:严禁学生谈恋爱,男女学生拉手一次警告留校察看,第二次拉手开除。严禁在学校举行生日聚会,违规者将开除。……学生们称其为偃师高中最严厉的“八项禁令”。
高中是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学校出台这样的“禁令”,应该是试图通过加强外部控制的方式来防止学生早恋。但是,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这种逆时代的“另类校规”难免会引发关注和质疑:即使初衷良善、目标正义,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和程序正义;动辄将“开除”作为震慑和约束学生的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早已不见踪影。
高中时代,青年男女正进入青春萌动期,受社会开放思潮的影响,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友情也在所难免。学校应该“多疏少堵”,让学生明事理、懂道理,引导青少年们度过这个“困惑期”和“冲动期”,在完成“教书”的同时,承担好“育人”的责任。
有关“最严禁令”的最新消息是:8月26日,学校的展板已经撤下,而门口的滚动字幕也已经对八项禁令做了调整,引发争议的“严禁谈情说爱”,调整为“有谈恋爱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开除学籍”。学校称,展板撤下是因为“个别措辞不太严谨,需要斟酌”。
更多推荐
万能作文素材——“最严厉校规”背后的教育迷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