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父母就教导我,百善孝为先。
  记得有一次,家里养的小狗跑丢了,太奶急得直落泪,甚至发脾气使性子不吃饭,爸爸妈妈耐心地哄着劝着,没有半点不耐烦。我问妈妈:“妈妈,狗丢了就再养一只呗,你和爸爸为什么要哄着太奶呢?太奶这么大年纪怎么也得人哄着?”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孩子,在我们家,长辈是家中的老小孩,长辈们说话我们要耐心地听,即使说得不对,也不要当面顶撞,惹他们伤心。孝顺孝顺,没有顺,哪來的孝呢?” 听了妈妈的话我虽然不太明白,但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
  小时候每天都看见妈妈为姥姥打洗脚水,陪姥姥聊天;姥姥病重的日子里,妈妈更是悉心照料,这样的情景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爸爸妈妈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我,现在我长大了,我也会时常给坐在那看报纸的姥爷捶捶背;给爸爸妈妈打洗脚水,给他们讲讲在学校的趣事。
  从父母身上我学到,“孝”的本质就是爱,只要心里有对父母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那么比任何形式、任何语言更能让父母感到欣慰。因为真正的爱是通过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种心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即使无声,也是最深情的老歌;即使无言,亦是最美的诗行;即使无声,也为最淡雅的画卷,这就是爱。爱与孝,不在形式,而在内容。
  我爱我的父母,他们给予我的是父爱和母爱,而我将以孝回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充满爱和孝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更多推荐

中考作文试题——没有顺哪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