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磐
喇叭,唢呐②,曲儿小,腔儿大③。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④?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⑤!
【注释】
①朝天子:曲牌名。
②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民间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③曲儿小,腔儿大:喻指宦官原属宫廷供使用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
④真共假:真指宦官奉旨盘税查矿;假指宦官借机敲诈勒索的种种活动。
⑤水尽鹅飞罢:指这些宦官把人民的财产洗劫一空,人民只有离家背井去流亡。水尽鹅飞,是当时的俗语。
【大意】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赏析】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链接】
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明代散曲作家。他生活在仕宦家庭,但他不喜欢仕途,雅好词曲,精通音律。有散曲集《王西楼乐府》,多是闲适之作,有些作品也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朝天子•咏喇叭》即是如此。
喇叭,唢呐②,曲儿小,腔儿大③。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④?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⑤!
【注释】
①朝天子:曲牌名。
②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民间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③曲儿小,腔儿大:喻指宦官原属宫廷供使用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
④真共假:真指宦官奉旨盘税查矿;假指宦官借机敲诈勒索的种种活动。
⑤水尽鹅飞罢:指这些宦官把人民的财产洗劫一空,人民只有离家背井去流亡。水尽鹅飞,是当时的俗语。
【大意】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抬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赏析】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链接】
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明代散曲作家。他生活在仕宦家庭,但他不喜欢仕途,雅好词曲,精通音律。有散曲集《王西楼乐府》,多是闲适之作,有些作品也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朝天子•咏喇叭》即是如此。
更多推荐
小学生古诗——朝天子咏喇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