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是“在路上”的自由生活,是逃避现实的短暂狂欢,还是找寻自我的旅程?
  1987年出生的黎海森,从国内考入新加坡最好的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做项目管理,刚毕业年薪就超过30万。那时的他一度沉迷于饭局应酬,夜夜笙歌,觉得自己仿佛步入了上流社会。然而,有一天揽镜自照,他突然开始讨厌自己,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城市里面的傀儡,表面光鲜,却没有心脏。于是,他果断辞去工作,踏上游历世界的道路,在行走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2013年6月,黎海森一路西行,穿越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苏丹、肯尼亚等许多贫穷、战乱的国家。他在印度的福利院为临终老人喂饭、扫地、做按摩,在粪水里洗衣服,陪伴他们走好人生的最后旅程。面对生死,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我感觉我跟这个世界连通了,我看到了这个世界是一面玻璃墙,你在这个玻璃墙里面看到的所有人都是你自己的影子。所以只要你向外付出爱,这个爱它就会汩汩地流回到你心里面。”
  感恩或许是黎海森成为一名国际义工的初衷。黎海森出身于重庆一个贫寒家庭,升入重庆南开中学后,被免除学费;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是在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才顺利完成学业。“我感恩曾得到的资助,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服务社会。”他说,人生的目的应该是爱别人、服务别人,并从中得到快乐和认同。
  2014年,黎海森以众筹方式在肯尼亚第二大贫民窟翻建汉卡希望小学。他住在贫民区,跟底层工人一起吃饭干活,护照、现金,甚至牙膏都被小偷洗劫一空。可这些都无法阻止他修建学校的决心,这个名为“筑梦工程”的校舍建设项目在网上发出筹款文章仅一周,就不仅筹齐了工程款,还超额几千元。
  如潮水般涌来的爱心捐款,让黎海森有了做好公益的底气。爱,就像一支蜡烛,即使光再微弱,也会温暖天地。这便是黎海森旅行的意义,也是他找寻的生命的意义。
  【名师解读】迷惘或许是每个青年都会遇到的成长话题,一场说走就走、漫无目的的旅行未必能让人找到生活的力量,而黎海森用脚步丈量生命的宽度,用爱心唤醒行走的初心,不仅帮助自己走出迷茫,也为世界点燃了一支爱的烛火。
  【适用话题】旅行的意义 行走的感悟 找寻自我 人间大爱
  

更多推荐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国际义工”黎海森:找寻自我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