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温柔端庄,优雅从容,诗词名句信手拈来,令无数观众倾倒,纷纷惊呼:A.原来你是这样的董卿!最近,由她首次独立担任制作人并主持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亦被誉为娱乐至死年代的一股清流。
  ②有网友问:为什么我们看到已过不惑之年的董卿格外年轻?有人回答:她螓首蛾眉,巧笑倩兮,里分明藏着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事,爱过的人。“若有诗书在心中,岁月从不败美人”。
  ③诗词大会上的选手王若西引用潮的诗句“所谓美人者……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赞美董卿,而董卿的现场表现的确担得起这份赞美。当谈到毛泽东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时,她随口念出石延年和元好问的另两个版本。“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和“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当看到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容易记忆,而给古诗词谱曲时,她又吟出了叶赛宁的《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当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④可见董卿腹中藏书之丰。
  ⑤作为一个地道的书虫,她说:“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身为央视“当家花旦”的她,即便每年要录制上百台节目,却依然会保证每天阅读一小时。“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几天没洗澡那样难受”,而这份良好的阅读习惯,得益于父亲从小对她的培养。
  ⑥从稍微能认字起,父亲就要求董卿抄成语,背古诗,读古文。寒暑假,母亲都要给她列书单。类似《红楼梦》《呼啸山庄》《茶花女》等中外名著。她三五天就能通读一本。有时读得实在太快,心存疑虑的母亲还要抽查一下。她总能对答如流。
  ⑦回望过去,她终于彻底理解了“虎爸”父亲对自己堪称苛刻的教育。父亲出身农村,通过自身奋斗考上复旦大学,后来成为报社副总编。他笃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对董卿要求极为严格:无论风雨,每天晨跑1000米;7岁起就负责洗碗擦地等家务;上中学后,每年寒暑假都要勤工俭学,营业员、宾馆清洁工、广播员,什么都干过。父亲甚至不允许董卿买新衣服,不许多照镜子。父亲的理由是: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不如把打扮的时间用来学习。年少的董卿常常因为高压而无所适从,以致哭泣,但随着进入社会,她意识到父亲让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外部要求逐渐化为她的自律,在每件事上她都本能地拼尽全力。用朱军的话说,“对自己太苛刻”。
  ⑧从艺术学院毕业后,董卿凭借踏实和勤奋逐步实现了人生的华丽“三级跳”。经过十余年的打拼,终于在2005年以黑马之姿站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从此一站就是十三年。
  ⑨做主持21年,董卿说,如今创作《朗读者》这样一个节目,感觉是“应该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为了朗读者,董卿常常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前一期的后期还没完成,后几期的策划已经压上来。“有点前后夹击的感觉”,但她乐此不疲。
  ⑩她的高标准,或曰苛刻,同样贯穿到了节目里。很多同事,这次合作了才知道,说:B.原来你是这样的董卿。她不是不知道同事们的付出与辛苦,但只要不符合她的标准,她仍然卡住不放过。有时连董卿自己都感慨,或许也真到了这个时候,她才有资格做制作人。同事们都说,她之所以能做成这件事,就是因为她一以贯之的坚持;靠的是诗书的滋养,阅历的积淀,是在点滴细节里寻求感悟的明亮精致的心。
  23.阅读以上文字,解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语境,解答文中A、B两个划线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容。
  A句中的“这样”是指
  B句中的“这样”是指
  (2)读了这篇关于名人的纪实文章,聪敏的你一定获得了较多的成长养分和较深的阅读感受。请你写下阅读心得,不少于100字。
  
  (1)A句:董卿不仅美丽优雅,而且饱读诗书,博学多识。
  B句:董卿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甚至苛刻,并一以贯之的坚持。
  (2)人最美的东西,不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而应是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修养,纯正的心灵。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有精彩的表现,就要饱读诗书,博学多识,并要持之以恒,严于律己,在工作中认真执着,精益求精,这样才有可能打造最美的自己。
  【详解】
  (1)本题考查的是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A句中的“这样”是指董卿不仅美丽优雅,而且饱读诗书,博学多识。B句中的“这样”是指董卿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甚至苛刻,并一以贯之的坚持。
  (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只要认真研读文章,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那一定能做出理想的答案。围绕“爱读书,腹中藏书很多,阅历丰富;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事高标准,甚至苛刻,认真执着,精益求精。”来解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更多推荐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