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少年读得诗,多情应笑我的散文(共4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少年读得诗,多情应笑我的散文

关于少年读得诗,多情应笑我的散文

昨晚网友谈起《小山词》,恍然记起晏几道,恍然又记起李义山,李清照。。。以及许多早忘记多年的香奁体诗词。

记得年少的时候书籍少。公社(后来改为乡)是没什么书店看的,只有在新华书店的玻璃柜台上远观展示新书的封面。馋得不行了,就叫售卖员拿给我看看,只能快速地翻翻,很快就被收回去了。最喜欢的是到租小人书的摊子上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只是手头零钱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基本会被人赶走的。也是这样读完三国的。无奈而为之。

学校的图书馆不是对外开放的,仅对老师开放,我们想读是蹭着老师进去的,假装挑书,紧看紧记两三句。看大部头是不能的了,只有快速读些古诗古词之类的。没书就没办法一脉传承地从国风诗经读起,只能挑些常见的唐诗宋词看看。喜欢的就强记在头脑里,出来赶紧拿笔记起来。这些知识可以马上换到作文里去,总是在老师读范文时,显得咱读课外书的成果是多么的硕果累累。呵呵,与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有质的区别。这样也使得我们像吃方便面一样吸收了不少半生不熟的知识。从中也喜欢了别的`诗词大家,因为教科书里的那几位都滚瓜烂熟了,“不知有秦,焉知汉晋”,图书馆里学了李白杜甫以外的很多诗人词家。也懂得了除了唐诗宋词外,还知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中知道了曹操居然还是个中大家呢(他几乎是反面人物的典型脸谱,那时候叫一个意外),也知道了清初的纳兰性德,知道了近代的弘一。

到了高中时候,终于从一些同学手里接触到不少“正派“诗词外许多野诗艳词,那么婉约缠绵,那样香艳迷离。临到高三毕业的时候,祖国大地到处传播的是舒婷北岛顾城的朦胧诗,那诗句和正派的诗句完全不同,绝不拘束,放荡不羁,那样的天马行空。不禁地,我也被吞噬了沉沦了,开始没事呻吟一番,然后一口气读出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诗句,大舒心中之郁垒。那时候不管有没有朦胧的感情,每天都可以抒发不少情感出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确实多情应笑我!

只是学了杂七杂八的,没一个从一而终的深入,泛泛之学,到了后来也就显出了先天不足的毛病来,写什么东西都很费神,不是信手拈来的,是绞尽脑汁还是挤不出几个字来。就像今天,想写个回忆的东西都是那么的生涩别扭。

回忆在即,有感而发,故而记录在案。

篇2:多情应笑我作文900字

多情应笑我作文900字

生命是根华美如涛的弦,阵阵扣人心扉,步步紧逼,命运多舛,时运不济,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无奈,在这个季节狂热袭来,满腔的热血化作一股浓浓的悲伤埋藏心底,又人几人能够把其中真谛看透,在一片喧嚣的环境中我迷失了,回首来时路 我感慨万千,曾经的.我年少气狂,为实现梦想而不顾一切后果,现在的我踌躇不前,一个只懂将心中满腔怒气来掩盖无言的结局,或许努力没有尽头,奋斗绝无止境,但前方的路在何方呢,苦苦寻觅二十载,可怜年少白发人,悠悠岁月历冷暖,滚滚浪花淘英雄,总渴望在遥远的远方去逃避现实,在沿途的风景中陶醉,忘却把这让人无可奈何的往事,淡淡迷雾,渺渺前程,心中渴望自己能够一雪前耻,看到密友那惆怅迷离的眼神,满是闪烁的泪光中告诉 我要坚强,慈母那和蔼的面容蕴含无尽的包容和期望。

在寻梦 的旅程中,父亲多少次谆谆教诲仍记心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害怕也不要在乎成败,简单的话语犹如一杯温暖的开心在寒冷冬天给我希望,没有了竞争和失败,却留下了无尽的悔恨,有何颜面生存,愧对含辛茹苦的家人。

此番感情我又如何当时能够参透,年少轻狂只顾将青春的朝气与蓬勃全部倾注于学业,而今可怜皆一事无成,此时已有悔意,何况待到老年,那时间早已物是人非,再多的弥补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我知道梦想的追求需要平静的心态,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道理早已存留心中,个人品德修养在身心的塑造中尤为重要,切勿忽视,断不可少。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历经多少冷暖,仍伫立风雨飘摇不到,那是何等的胸襟,把 感情与事业处理的恰如其分,君子务必实,奋发图强,朝着人间正道注定会修成正果,在危难困苦时刻从容应对,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态对笑看花开花落,这是超然物外的情怀。

因此在人生之路上,少年时代以此为鉴,明镜高悬,虚心求教,将态度与努力完美展现,在风雨的洗礼中愈挫愈勇,看世间几度浮沉,余年已不再多,如再感叹时间如梭等伤感之话,只能凭添忧愁,在回忆往昔岁月泪如雨下,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论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或许命运喜爱愚人,现在我果真如此,一切从头迈,待到成就时,俯瞰人间。然则需要挫折与磨难,时至今日我才知晓,有时为了一个承诺而错过太多,却再也无法回头,其实人生就是这样。

多情应笑我,感慨无济于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用行动捍卫尊严与耻辱,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篇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出处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篇4:忆苏卿,多情应笑我 ——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感

当子瞻习惯了穿林打叶声,学会了在痛苦中陶醉的时候,就已经对过去告别了。他无缘去治国平天下,乐得躬耕陇亩,一蓑烟雨任平生。

说真的,我很羡慕苏轼。他是那样完美——耿介刚直,从不随风趋时;才华横溢,一腔报国壮志。即使局天促地之内,也有股豪情狂气奔骤心头。可我明白,有一句残酷的哲理叫“文章憎命达”,还有一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原是对的。或许正因如此,苏轼才不得不在险峻官场和飘逸词路之间选择后者;或许正因如此,天下才找不出第二个苏东坡;或许,“羡慕”一词于他太过肤浅,太过可笑吧。我不是不知,才子的才华被弃之如敝屐是痛苦的;高洁之身面对绳营狗苟,沆瀣一气的宵小之徒是屈辱的;“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寄,有书予之,亦不答”当是怎样的孤苦和寒心啊!可非切身体会,谁能说自己真懂呢?我只是在无人之际,想到历史的洪流之中,还存在过这样一个性情中人,留一个孤标傲世的背影,面对大江东去,轻抚髯须,凭吊逝去的半生,韶华碎梦。

自此,临皋亭,东坡雪堂,赤壁矶,乃至很远的地方,都记住了苏轼,记住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乐观自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凄然悄怆;听到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英雄柔情;见证了大悲之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潇洒。也许如他所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易逝,即使福寿绵长,也禁不起大浪淘沙。苏轼的一生,已经被历史的洪流卷走,徒留一个模糊的影像而已,再追不回来了,只是我偶尔还存有幻想,春江花月夜,雪堂那边,还会不会看见他把酒问青天的醉影和那轮‘照无眠’的孤月?

苏卿,你我的交集便只在这《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中了吧。还记得与这首词的初见,我根本未在意作者,一心欢喜地望着“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脑海中,是金戈铁马,是琴音相和,时而塞外狼烟,时而江南春雨。三国,那时仿佛是我生命的全部,里面的每个人,每段往事,哪怕是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让我“心事眼波难定”。还记得“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的那人,曾披上粼粼战甲,不顾斑斑血迹,百万军中护得少主周全;还记得一代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残忍与决绝,“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与伟岸;还记得,笑听马蹄声乱,羽扇翩然的瑜亮各为其主,相妒且相惜,无奈之极;还记得,百步穿杨,巾帼不让须眉的郡主沉醉良缘,一生凄美,三国翻出女儿谁?……一段段英雄才配拥有的故事,使我不再怕战争的血腥,权术的阴险,甚至政治的倾轧,我爱上了三国这个时代。也正因如此,我不曾了解,怀古的含义。直到后来,再看这词时,想到你,才恍然之间明白浪花淘尽英雄,人生如梦,总有美景在不断化作往事,如云烟般散去。你羡周郎年少,美人相伴,风华绝代,叹自己活在梦里,壮志未酬就已华发滋生。可即便是青年才俊,不也一样尘封于一曲子陵周郎顾,化作尘烟一缕,了无踪迹可循了吗?归宿是一样的,既然生不逢时,何不换种方式去活,活出真性情?

其实,我同你是一样的感受,多不想错过,多不想改变。我想回到钟情三国的时光,找那个年代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那段时间难以名状的感觉,可却再也寻不到自信、狂傲的英雄气概。那些故事,那些人,隔了太久,许都忘了吧。再过上几十年,再和别人聊起赤壁,聊起公瑾、小乔,还会为周郎陨落,小乔一人遗世的寂寞感伤吗?还会想起岳飞的那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吗?”苏卿,人生如梦,你我一尊还酹江月,忘掉过去吧。

也许,是岁月,亦或,是喧嚣,谁能坦然率真地活过一生,保证一生一世一样心情呢?慢慢变化着,其实本不会有多痛,只是蓦然回首,多少有些不甘,从前特有的感觉,没了。

人家说,爱是沧海遗珠,可为何遗忘的总是最珍贵的情感呢?苏卿,要你忘掉从前心志,你舍得吗?你纵然有万千留恋,一个乌台诗案,也让你无可奈何了。一个人忆着逝去的亲人,笑看孤单的月亮,便是你每日的了结;而我,害怕终有一天,会和你一样身不由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了少年狂,那时,我怕没有你的勇气——我学不会旷达,学不会。

我无法与你相提并论,红尘之中,我不过是一粒看不清前路的尘埃。我敬你,敬你心存淡然,自是红尘如泥,亦可以独自清醒。我对月起誓: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不能动摇自己的本心。认为什么是对的,就去做,前途有风雨,就去闯。终有一天,回首看来处,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多推荐

少年读得诗,多情应笑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