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竹篮打水造句(共3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 竹篮打水作文
竹篮打水作文
“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人们常说的谚语,常用来比喻做一件事,却得不到回报。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自从经历过一件事后,却不这么认为了。
记得是四年级暑假的一天,我在奶奶家做暑假作业,正写到一篇练笔题,草草地看了一眼题目,便拿起笔“刷刷刷”狂写起来。写了摸约半个小时吧,终于将那一篇短文给逼出来了。可当我向后翻了一页,却目瞪口器械:原来刚刚写的作文全部是要查阅资料的,但我却没有,完了,完了,我在心底小声嘀咕,我真是太笨了!看题时把题目看全,不就没这么多事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了精力,而且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将从零开始,我真是又悔又无奈。
这时,奶奶碰巧路过,听到了我的抱怨声,闻声过来询问,等姐姐了解情况后,却对我说了句无厘头的话:“你知道用竹篮打水的后果是什么吗?”“那当然,肯定是无用的嘛!竹篮是有孔的,水会通过网孔渗走啊!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啊!”我自豪地说,“真的没有别的.作用了吗?”奶奶望着我,笑着说,我用手搔搔后脑勺,“难不成还有用吗?”不等我说完,奶奶便转身拿了个脏兮兮的竹篮说:“试试!”我将信将疑地将竹篮放入水中,又提起,可每次都没有奇迹出现,反反复复地试了几次,我就有些不耐烦了:“奶奶,您骗人的吧!这,这什么也没有啊!”奶奶却提起篮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没,没有啊!”“它难道没变干净吗?”“哦!我恍然大悟,脏兮兮的竹篮已经焕然一新。奶奶说:“记住,世界上没有失败,你只不过比别多花了点时间却学习他们不会的东西罢了。你这次表面上虽白写了,但其实你在无形中比别人多了写作的经验,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我听了奶奶的话,开心地笑了。
每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这要看你怎么去对待他们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篇2:“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
“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
“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四川省甘洛县则拉乡大埔小学 骆云军
教育评价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这里主要谈谈我们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的消极评价与积极评价。
一、消极评价普遍存在、不可忽视、应尽量改观
消极评价是指一种用消极态度看待,对待学习活动过程的价值判断。正如桌上放了半杯水,消极的人看了说:“唉,看,只有半杯了,人家的说不定都是满杯……”
多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笔者一直扎根于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工作,亲眼目睹了一批又一批的山区农村孩子,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孩子,读到小学六年级、五年级,甚至二、三年级,一些家长就放弃了,有的是孩子们不愿意读了,有的打工,有的放牛、放羊,还有的……能让他们都按照国家政策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还真有点难!究其原因,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娃娃成绩不好,今后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读了也没用。”在今年5月的一次家访活动中,一位在当地还算小有名气的家长对我说:“我娃娃在学校混了几年,啥都不会,读了有啥用,还不如早点去打工,挣点钱……”教师们据理力争,但收效甚微,当地有好些孩子就这样被放弃了,或者说被剥夺了。
类似的说法偏远山区有,城镇里也有,一味的追求好成绩,好孩子,一旦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了,或是犯了点错,有些家里的“天就塌了下来”,近年来,媒体报道的s母的高中生,跳楼的女孩都是消极评价惹的祸,笔者女同事有个十三岁的儿子,贪玩、不爱学习,但聪明、机灵,好交往,由于成绩不理想,老师不喜欢,家长也看他这儿不顺眼,那也不顺眼,人前人后的没一句好话,“没希望了”,只要他不去干坏事就阿弥陀佛了。时间长了,那孩子就真如他们所说的“不听话,没希望了”。无意间,自己亲自害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们的好品质是夸出来的,同样的道理,消极评价发挥着消极影响,自然也就引导着许多消极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了许多消极的.人生!
二、积极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真实需要,应大力提倡
积极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时说:“真好,还有半杯……”
一位班主任带班郊游,来到一条小河边,她让孩子们自愿分成四个小组,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竹篮和四个水桶,按一定距离,一字排开摆放在离河水约十米远的地方,开始比赛“竹篮打水”。孩子们不明白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头脑里充满了疑问,“竹篮打水”不是一场空吗?!但哨声响起时,大伙还是不由自主的忙碌了起来,且越战越勇,气氛也不断升温……十分钟后,比赛结束。老师开始小结:
第一组,由于同学们比赛时舀水很用力,所以篮子洗得特别干净,获“净化奖”;第二组,在打水过程中相互协作,配合十分默契,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获“团结协作奖”;第三组,由于比赛时大家都特别认真,每次都把打上来的水很小心的抖到桶里,水桶里居然积了三厘米多深的水,获勤奋奖;第四组,在打水过程中捞上来三个塑料瓶子和一些白色垃圾,获环保奖。游戏结束,孩子们各有所获,兴高采烈……这是四川手机报上一则感人至深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我很喜欢,就其原因,本人最欣赏的是这位老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积极评价,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每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只要你参与,只要劳动就一定会有收获。在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同样需要这种积极评价引导,我们应该正视并尊重孩子个体发展的差别性,有的孩子可能数学好一些,有的孩子可能语文好一些,有的孩子不爱学习,但都有他们的强项,体育、音乐、与人交往,甚至于组织协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客观的,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也不可能仅限于文化知识,思想、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所谓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来学校也不仅仅是学文化。
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需要,让孩子们在党和政府的阳光沐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尽量让他们能享有社会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力不被剥夺,我们的家长、社会也尽量给予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公平、客观积极阳光的评价,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教育活动的功能是多元的,孩子们成长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孩子们个体发展而言,适合就好。
篇3:竹篮打水收获多
竹篮打水收获多
摘 要: 学生遇到挫折总会产生不利于其成长的消极心理及想法,文章通过主题活动对活动中的消极因素进行了积极分析,旨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 关键词: 主题活动 积极心理 健康成长 一、活动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总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因为总是习惯往“坏”处想,所以总觉得社会不公平,产生心理不平衡现象,导致情绪低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1996年在美国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遇到问题多转换视角,保持和利用积极心理,对问题作出积极解释。如此重要的心理学知识,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才会达到积极的效果,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辅导需要一个平台。我在《意林》中读到《竹篮打水未必空》一文,将其进行修改,变成一场精彩的积极心理辅导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多转换角度思考,寻找问题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尽量保持积极心态,健康成长。 三、活动过程 周一下午第二节课下课,我召集学生到校内鱼塘边集合,由于事前没有告知,学生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一听搞活动,顿时欢声雀跃,赶紧到小池边站好。我将学生按宿舍分为四组,接着宣布活动内容:“我们将要进行‘打水游戏’,就是用工具将鱼塘里的水打到岸上的小桶里,时间是15分钟,哪组的水打得多哪组胜。”学生叽叽喳喳,认为活动太简单,看得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打电话请食堂师傅送来了道具――四个小桶和四个晾菜用的竹篮,各组拿着竹篮,看着它全身密布的大眼小眼,顿时都傻了眼,纷纷议论:“老师,用它打水?搞错了吧。”我微微一笑:“就它了。”由于河堤有一定坡度,我重点强调安全,然后是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学生们卷衣袖撸裤腿,各组都聚在一起研究方案,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准备完毕后,我再次强调安全宣布比赛开始。各组都铆足了劲,采用了不同的战略,只见第一组同学一字排开,彼此间距均等,竹篮在队伍中小心传递,篮子上的水滴把裤子都弄湿了,但没有一个人懈怠,每个人都很着急地等待着下一次的传递,尽管传递速度很慢,但等到竹篮传到小桶的时候,只能靠使劲地抖动才能震下点水星。第二组采取的策略是全组同学统一排好队在岸上等,一个同学一个来回趟,再传给下一个同学,我猜他们可能考虑让每一个人都能全力以赴,的确如此,还没等到上一个同学挪到桶边,下一个同学已经摆好了出发的架势,上一个同学只把篮子往桶边碰两下,下一个同学就开始夺篮飞奔下河了。第三组由于人数稍微少一点,采用间隔接力的传递方式,一字排开,与第一组不同的是,这组每一个人需要走几步才能把篮子传到下一个人手里,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篮子在传递的过程中都是侧拿着,这样虽说影响了速度,但路面是干燥的,身上是干净的。第四组女生比较多,开始时还能按部就班,当一个同学发现河边游动的小鱼时,阵脚就乱了,几个人围在河边,个别学生还跟着小鱼在岸边“游动”,其他三组同学也伸头看,活动秩序有点乱。我赶紧提醒她们注意安全,秩序才得以恢复。 活动很快到了,各组聚在小桶边看他们的成果,望着空空如也的小桶,相互指着对方的小桶,哈哈大笑。我开始点题:“收获如何?”“没有收获。”一学生随口答道。“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另一学生补充了一句。我接过话题接着说:“很多同学都有这想法,但竹篮打水就没有收获吗?难道你没收获快乐吗?”“当然快乐了。”同学们异口同声。“这些快乐来自哪里呢?”我接着说:“来自每组的不同创意及默契;来自你们团队的团结及荣誉感;来自发现鱼的意外惊喜。”第四组本来准备挨批的,没想到我还夸了她们,都不好意思地傻笑。“这都是竹篮打水的收获啊!”我接着说。“我觉得竹篮打水需要技巧,很不简单。”王同学抢了一句。“很好,又多了一个收获。”我鼓励道。同学们若有所思。时机成熟,我接着进行积极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追求幸福、乐观、快乐是人的'本性,保持积极心态,对问题多做积极解释是获得幸福快乐的最佳途径。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只有寻找快乐,才会使自己更快乐。当一艘满载面粉、糖和奶油的货船被海水浸泡后,货物的主人看到的是把混合物放在火上烤着吃的结果,于是饼干诞生了,他发财了。一个英国庄园主的眼里不是因失火而被烧得一干二净的庄园,而是烧过剩下的那些优质木炭,于是他发财了。这就是积极的心态换来的积极解释的结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很多挫折,就像这次活动,表面看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事实上我们收获很多,比如团结、默契、荣誉感和竹篮打水的技巧等等。凡事多找积极因素,保持积极心态,你就会觉得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的。这就是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啊!”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支持。我接着宣布活动结果:“第一组方法得当,配合默契,获得团队奖,另外不怕脏、不怕累获得勤奋奖;第二组方法奇特获得创意奖,另外每位同学都表现特积极,获得争先奖;第三组很干净获得卫生奖,另外在活动中把路边的小草浇了水,获得爱心奖;第四组善于观察,发现了小鱼获得观察奖,另外由于发现小鱼给大家带来惊喜获得意外奖。”全班同学又蹦又跳又唱表示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我接着收尾:“同学们,竹篮打水收获多不多啊。”“收――获――多!”学生异口同声地拉着长音回答,声音大得让其他班的学生嫉妒。我接着说:“晚自习有奖状,还有奖品――每人一个牙刷,这也是竹篮打水的收获噢!”全班学生在笑声中散去。
更多推荐
竹篮打水造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