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Linux与windows文件互传技巧(共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Linux与windows文件互传技巧
一.概述
本文讲述了在Linux主机与windows主机之间如何互传文件的方法,因为有的时候,linux主机中的一些 文件可能会在windows环境下用到。例如在linux主机中抓了一些图片,想把它们传到windows主机上以作 为word文档的插图。又或者从Windows主机上网,下载了一些linux的软件包,想传到linux主机中安装。 在这些情况下,都需要一种方法来进行两者之间的互通。
本文采用ftp方式来传送文件,软件采用Serv-U。在widows主机下安装Serv-U,使其成为ftp服务器,在 linux主机下通过ftp命令来上传和下载文件。经过试验,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
二.实验环境
网络拓扑如下:
图1
软件环境:
A机:
操作系统:windows, IP: 10.18.34.115.
B机:
操作系统:Linux Red Hat 9.0, IP:10.18.34.251.
三.在windows下安装Serv-U
1. Serv-U的安装
执行setup.exe, 全部选默认选项即可。
2. Serv-U的常规设置
在安装完成后,会弹出配置向导对话框,这里按要求填入相应信息,即可配置成功一个ftp服务器。这 里A机的ip地址是10.18.34.115.按照安装向导做如下操作:
1) IP address(IP地址):输入“10.18.34.115”。(如果使用动态的或无合法的IP地址则此项为 空)。
2) Domain name(域名):输入域名,例如“RoseRed”(此处随意)。
3) Install as system server(安装成一个系统服务器吗):选“Yes”。
4) Allow anonymous access(接受匿名登录吗):此处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比如选“Yes”。
5) anonymous home directory(匿名主目录):此处可输入(或选择)一个供匿名用户登录的主目录 。
6) Lock anonymous users in to their home directory(将用户锁定在刚才选定的主目录中吗): 即是否将上步的主目录设为用户的根目录;一般选“Yes”。
7) Create named account(建立其他帐号吗):此处询问是否建立普通登录用户帐号;一般选“Yes ”。
8) Account login name(用户登录名):普通用户帐号名,比如输入“yint”。
9) Password(密码):设定用户密码。由于此处是用明文(而不是*)显示所输入的密码,因此只输 一次。
10) Home directory(主目录):输入(或选择)此用户的主目录,如“E:”(本文将对E:上的文件 进行操作).
11) Lock anonymous users in to their home directory(将用户锁定在主目录中吗):选“Yes” 。
12) Account admin privilege(帐号管理特权):一般使用它的默认值“No privilege”(普通帐号 )。
13) 最后选“Finish”(结束)即完成设置,如下图:
图2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建立好了一个FTP服务器,服务器地址为“RoseRed”,其下有两个用户 ,一个是匿名用户“Anonymous”,其密码为空;一个是普通用户“yint”,其密码为在向导中输入的内 容。
3. Serv-U的权限设置
比如在左边的面板中选中“yint”用户,则在右边的面板中出现如下图的设置窗口,
选“Dir Access ”(目录存取权限)标签项,即可设置此用户在它的主目录(此处为“E:”)下是否对文件拥有“Read ”(读)、Write(写)、“Append”(写和添加)、“Delete”(删除)、“Execute”(执行)权限; 是否对目录拥有“List”(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Create”(建立新目录)和“Remove”(修改目 录,包括删除,移动,更名)权限等等。
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般将Read, Write 选中。
图3
四、在linux下使用ftp命令
1. 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 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ftp 10.18.34.115
b)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口令,分别输入yint和相应密码,待认证通过即可。
2. 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get和mget这两条命令。
a) get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将文件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E:rose1.bmp,则
ftp> get /rose/1.bmp 1.bmp (回车)
b) mget
格式: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E:rose下的所有文件,则
ftp> cd /rose
ftp> mget *.* (回车)
注意:文件都下载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root/yint下运行的ftp命令,则文件都 下载到了/root/yint下。
3.上传文件
a) put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如要把本地的1.bmp传送到远端主机E:rose,并改名为333.bmp
ftp> put 1.bmp /rose/333.bmp (回车)
b) mput
格式:mput local-files
将本地主机中一批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
如要把本地当前目录下所有bmp文件上传到服务器E:rose 下
ftp> cd /rose (回车)
ftp> mput *.bmp (回车)
注意:上传文件都来自于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root/yint下运行的ftp命令,则只有 在/root/yint下的文件linux才会上传到服务器E:rose 下。
4. 断开连接
bye: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
ftp> bye (回车)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建立好了一个FTP服务器,服务器地址为 “RoseRed”,其下有两个用户,一个是匿名用户“Anonymous”,其密码为空;一个是普通用户“yint” ,其密码为在向导中输入的内容。
3. Serv-U的权限设置
比如在左边的面板中选中“yint”用户,则在右边的面板中出现如下图的设置窗口。选“Dir Access ”(目录存取权限)标签项,即可设置此用户在它的主目录(此处为“E:”)下是否对文件拥有“Read ”(读)、Write(写)、“Append”(写和添加)、“Delete”(删除)、“Execute”(执行)权限; 是否对目录拥有“List”(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列表)、“Create”(建立新目录)和“Remove”(修改目 录,包括删除,移动,更名)权限等等。
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般将Read, Write 选中。
图3
篇2:Linux与Windows XP之间使用FTP互传文件
在Windows下虚拟安装了Linux,又在Windows XP下用Serv-u软件架设了FTP服务器,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虚拟机的Linux下登录该FTP服务器下载或上传文件了,
我是用虚拟机装了Linux,真实系统是Windows XP,在Windows XP下用Serv-u软件架设了FTP服务器,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虚拟机的Linux下登录该FTP服务器下载或上传文件了,不同的仅是在Linux下是在命令行里输入相关FTP命令来完成的,应该也有像FlashFXP、CuteFTP这一类的Linux专用软件,不过我孤陋寡闻,不了解,也就不误人子弟了。
简单介绍一下Linux下的FTP命令:
1、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或ip-address
a) 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架设服务器的机器IP或者主机名:ftp 10.60.48.195
b) 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输入以后,待认证通过即可。注意:输入密码时,终端中不显示输入,始终一片空白,所以只要你确定输入正确了,按回车就行。
2、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 get 和 mget 这两条命令,get 用于单个文件,mget 则是多个文件。
a) get
格式:get 要下载的文件名 保存到本地的文件名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D:piclogo.jpg,则输入以下命令
get /pic/logo.jpg face.jpg
这样,服务器上的文件“logo.jpg”便下载到本地机器上,并重命名为“face.jpg”,
b) mget
格式:mget 欲下载的批文件
如要下载服务器上D:pic下的所有文件,则输入以下命令
cd /pic
mget *.*
注意:下载的文件都保存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你是在 /root/moqingwen下运行ftp命令的,则所有的文件都下载到了 /root/moqingwen下。
3、上传文件
上传文件通常用 put 和 mput 这两条命令,put 用于单个文件,mput 则是多个文件。
a) put
格式:put 要上传的本地文件 存到服务器上的文件
如要把本地的logo.jpg上传到服务器E:pic,并重命名为face.jpg,则
put logo.jpg /pic/face.jpg
b) mput
格式:mput 要上传的本地批文件
若要把本地当前目录下所有jpg文件上传到服务器E:pic 下,则
cd /rose
mput *.jpg
注意:上传文件都来自于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root/moqingwen下运行的ftp命令,则只有在/root/moqingwen下的文件才会上传到服务器上。
4、断开连接
bye: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
格式:bye
篇3:Linux和Windows XP之间使用FTP互传文件Ftp服务器
我是用虚拟机装了Linux,真实系统是Windows XP,在Windows XP下用Serv-u软件架设了FTP服务器,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虚拟机的Linux下登录该FTP服务器下载或上传文件了,不同的仅是在Linux下是在命令行里输入相关FTP命令来完成的,应该也有像FlashFXP、CuteFTP这一类的Linux专用软件,不过我孤陋寡闻,不了解,也就不误人子弟了,
简单介绍一下Linux下的FTP命令:
1、连接FTP服务器
格式:ftp hostname或ip-address
a)在linux命令行下输入架设服务器的机器IP或者主机名:ftp 10.60.48.195
b)服务器询问你用户名和密码,分别输入以后,待认证通过即可。注意:输入密码时,终端中不显示输入,始终一片空白,所以只要你确定输入正确了,按回车就行
2、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通常用 get 和 mget 这两条命令,get 用于单个文件,mget 则是多个文件。
a) get
格式:get 要下载的文件名 保存到本地的文件名
如要获取服务器上D:piclogo.jpg,则输入以下命令
get /pic/logo.jpg face.jpg (回车)
这样,服务器上的文件“logo.jpg”便下载到本地机器上,并重命名为“face.jpg”。
b) mget
格式:mget 欲下载的批文件
如要下载服务器上D:pic下的所有文件,则输入以下命令
cd /pic
mget *.* (回车)
注意:下载的文件都保存到了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你是在 /root/moqingwen下运行ftp命令的,则所有的文件都下载到了 /root/moqingwen下,
3、上传文件
上传文件通常用 put 和 mput 这两条命令,put 用于单个文件,mput 则是多个文件。
a) put
格式:put 要上传的本地文件 存到服务器上的文件
如要把本地的logo.jpg上传到服务器E:pic,并重命名为face.jpg,则
put logo.jpg /pic/face.jpg (回车)
b) mput
格式:mput 要上传的本地批文件
若要把本地当前目录下所有jpg文件上传到服务器E:pic 下,则
cd /rose (回车)
mput *.jpg(回车)
注意:上传文件都来自于Linux主机的当前目录下。比如,在 /root/moqingwen下运行的ftp命令,则只有在/root/moqingwen下的文件才会上传到服务器上。
4、 断开连接
bye: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
格式:bye (回车)
虽然都很简单,却很实用。
关 键 字:Li in nu ux x和 和W Wi in nd do ow ws sX XP P之 之间 间使 使用 用F FT TP P互 互传 传文
篇4:Windows系统中的文件搜索方法与技巧服务器教程
window|技巧
随着电脑硬盘价格的下降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许多朋友都拥有大容量的硬盘,由此里面存放的文件就越来越多,这让电脑成为一个知识库,许多文件都可以从里面找到,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当我们要寻找以前看过的某个文件时,如果记不清楚它的位置了找起来会很麻烦,这个时候,采用适当的搜索办法来提高搜索效率是必不可少的。在windows系统中自带了一个搜索功能,真正利用好这个功能对我们的搜索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充分使用搜索选项
当我们查找一个文件搜索过程结束之后,如果搜索的结果非常多,这个时候就应该缩小查询范围,可以根据文档的创建时间或者文档大小来缩小查询的范围。还可以使用“按日期查找”或者打开“高级选项”选项来设置更多的搜索选项。在Windows 中,可以打开“搜索选项”的“日期”、“类型”、“大小”或者“高级选项”等选项来设置具体的搜索选项。这些操作都十分简单易懂只要根据提示具体的设置好就可以了,当然条件设置得越具体,搜索结果就越准确。
通配符进行搜索
在搜索时,如果关于文件的某些信息记得不是很清楚就可以利用通配符来进行模糊查找。“?”号代表任何单个字符,“*”号可代表文件或文件夹名称中的一个或多个字符。例如要查找所有以字母“D”开头的文件,可以在查询内容中输入“D*”。同时也可以一次使用多个通配符。如果想查找一种特殊类型的字符串时,可以使用“*.”+“文件类型”的方法,如使用“*.JPG”就可以查找到所有.JPG格式的文件,
在文档所在的位置上开始搜索
如果知道要查找的文档在某个文件夹里时查找就比较容易了,但是这个时候尽量不要从系统的“开始”菜单中执行文档搜索,应该在“查找”对话框中键入要查找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否则系统会浪费大量时间去搜索电脑中的所有磁盘和文件夹。一般在资源管理器或者一个文件夹上按“F3”键就可以快速地打开“搜索”对话框,而在Windows 2000中要用“Ctrl”+“E”组合键,在Windows Me中要用“Ctrl”+“F”组合键。在查找对话框中设置好查找的条件,或者通过高级搜索来进行设置,然后进行搜索就可以了。
预览和导航功能
在Windows 2000/Me中,在“查询结果”窗口中可以对结果进行预览。通过查看它的大概缩略图就可以确定是不是要找的文件了。如果想打开查找结果列表中文件所在的文件夹,可以选择该文件,然后点击窗口上面显示的路径名称就可以了。也可以右键点击查询结果列表中的一个文件,并选择“打开所在的文件夹”选项,或者选择该文件后按“Alt”+“F”组合键。
总结
其实搜索的技巧不只这些,这就要我们在实际的操作种总结经验,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专业的软件来进行文件的搜索。另外,我们在平时保存文件的时候,应该仔细的对文件进行分类,让文件对号入座,这样以后我们要查找文件只要知道它的大致类别查找起来就显得相对容易了,甚至就不需要就行搜索。
篇5:在Windows Vista中选取多个文件的技巧
在之前的Windows 版本如Windows XP中,要在资源管理器中一次选取多个文件或文件夹,只有两个选择:1、如果文件在资源管理器中的排列是连续的,可以使用Shift + 上下箭头键选取;2、如果文件的排列不连续,则只能通过按住Ctrl键,然后依次点击要选取的文件,在这类操作中,稍一不慎如鼠标点击位置不当便易造成所做的选择消失,只能从头再来重新选取,十分繁琐,相信许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Windows Vista中的资源管理器则为这类需要同时选取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在资源管理器中提供了一个新的功能:可以使用复选框(Checkbox)来选择,虽然习惯了使用Ctrl方式的朋友可能在最初的时候不太适应这样的操作,但一旦适应后就会发现这更简单更具灵活性,尤其是避免了Ctrl方式那种稍不注意便前功尽弃的弱点,
启用资源管理器中的复选框功能
资源管理器中的复选框功能默认是关闭的,不过,要启用它相当简单,只需如下几步:
首先,打开“工具(tools)”菜单,选择“文件夹选项(Folder Options)”;注:在Windows Vista中,绝大多数窗口下菜单条默认是隐藏的,不要因看不到菜单而以为Windows Vista中取消了菜单啊,^_^只需按一下Alt键,即可激活菜单。
在“文件夹选项”窗口点击“查看(View)”页;
在高级设置中,拉动滚动条至底端,即可看到“使用复选框 (Use check boxes)”的选项,勾选之;
最后,点击确定,完成设置。
当然,设置完毕后,需要关闭已开启的窗口再重新打开以启用该功能。
篇6:替换系统程序病毒与windows文件保护
近期网络上出现很多替换系统文件的病毒,有些病毒会替换系统加载或用户登录Windows界面时运行的系统程序,因此这类病毒比较难杀,
目前常见病毒:
1、替换userinit.exe
2、替换explorer.exe
如何防范此类病毒呢?其实,系统本身具有保护系统程序不被篡改的防护机制DDwindows文件保护。
关于“windows文件保护”的详细介绍见:support.microsoft/kb/222193。
电脑中毒,系统程序被病毒替换的原因是用户没有开启“windows文件保护”,或者未完全执行“windows文件保护”步骤中的sfc/scannow,
最近,帮朋友解决一个usreinit.exe被病毒替换的中毒案例时,查看其dllcache文件夹,发现其中只有212个文件,显然此系统未完全执行过sfc/scannow。
搞定病毒后,帮其完成“windows文件保护”。步骤如下:
1、点击“开始”、“运行”。
2、键入cmd,按回车。
3、键入sfc/scannow,按回车。
4、耐心等待windows文件保护扫描完成。
5、完成windows文件保护扫描后,再检查以下dllcache文件夹(受保护的系统文件缓存处),发现文件数目达3340个。
6、最后,再查看一下“组策略”中的相应设置。
篇7:局域网中实现linux与Windows文件共享
文件共享是重要的网络需求,特别在企业环境中这种需求显得非常迫切,我们知道Windows主机间的文件共享非常简单,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但是企业环境中主机的操作系统比较复杂,其中不乏Linux、Unix这样的系统。那如何实现Windows与Linux之间的文件共享呢?一个有效的解放方案是,在Linux平台上部署SAMBA即可实现此类共享需求。下面笔者搭建环境,实例演示在Linux中部署SAMBA的详细技术细节。
环境描述
Linux系统:Red Hat 9.0
Windows系统:Windows XP sp2
一、SAMBA服务部署
1、samba安装
(1).验证
samba是Linux系统集成的一个工具,在安装Linux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安装。验证系统是否安装了samba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进行查看:
[root@localhost root]# rpm -qa |grep samba
如果如下面所示,就说明已经安装了samba:
samba-swat-2.2.7a-7.9.0
samba-2.2.7a-7.9.0
redhat-config-samba-1.0.4-1
samba-common-2.2.7a-7.9.0
samba-client-2.2.7a-7.9.0
从图1可以看到笔者的Linux已经安装了samba。(图1)
.(2).安装
如果上述命令没有任何显示,就说明没有安装。要安装samba非常简单。将RedHat 9.0的第一张安装盘放入光驱,系统会自动挂接。如果没有挂接可输入mount /mnt/cdrom进行挂载,然后按照下面的操作进行安装:
# cd /mnt/cdrom/RedHat/RPMS
# rpm -ivh samba-common-2.2.7a-7.9.0.i386.rpm
# rpm -ivh samba-2.2.7a-7.9.0.i386.rpm
# rpm -ivh samba-client-2.2.7a-7.9.0.i386.rpm
这样我们就安装好了samba,然后输入命令进行查看:
# ls /etc/samba
可以看到有三个文件分别为lmhosts、smb.conf、smbusers。
(图2)
2、samba配置
samba安装完成后还需要配置,需要对smb.conf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我们可以用vi打开进行修改。其实对于一般的应用采用缺省设置就可以了,不过我们基于安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需要对其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修改。笔者建议修改的项目有如下几项:
(1).激活interfaces = 192.168.12.2/24 192.168.13.2/24项,这是设置可访问samba的网段,我们可以将其设置为interfaces = eth0,设置可访问的网卡。
(2).激活username map = /etc/samba/smbusers,这是用户映射,是为了服务器的安全而设置的。
(3).在smb.conf设置,申明共享文件夹。比如我们创建的共享文件夹为/home/gslw,然后分配用户访问权限。我们可以这样分配:admin、root用户可以读、写,而其他用户只能读不能写。在企业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组来统一设置用户的访问权限。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用户必须是Linux的系统用户,然后将其加入samba,
比如我们可以添加类似这样的语句:
[gslw]
comment = gslw
path = /home/gslw
write list = root
read list = gslw
smb.conf文件配置完成后保存退出即可。
(图3)
(4).下面需要配置smbusers文件,设置用户访问权限。用vi打开smbusers文件,然后将
root = administrator admin
nobody = guest pcguest smbguest
修改为
root = admin
gslw = 11
nobody = guest pcguest smbguest
保存并退出。
(图4)
配置完成后,我们输入命令testparm进行对samba配置文件的测试,如图5所示,测试正常。(图5)
3、创建共享文件夹
作为测试,我们运行命令mkdir /home/gslw创建共享文件夹,然后输入命令ls /home可以看到文件夹创建完成。
4、添加用户
要访问该共享文件夹,还需要添加用户。输入命令smbpasswd -a root,将root用户添加进来,并为其设置访问密码。同样的我们输入命令smbpasswd -a gslw,将gslw用户添加进来并为其设置密码。诸如此类,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用户。(图6)
5、设置权限
设置共享目录的访问权限,比如我们设置为完全控制可输入命令即可chmod 777 /home/gslw。权限设置完毕后需要重新启动服务,输入命令service smb restart即可。(图7)
6、访问测试
(1).linux访问
我们先在linux下访问SAMBA共享文件夹进行测试。输入命令smbclient //192.168.216.133/gslw -U root
,然后输入密码可以看到访问成功。进入smb命令行,我们输入ls命令查看共享目录中的文件,当然也可以通过mkdir命令创建目录。然后用gslw登录samba服务器,可以利用ls查看共享目录中的文件,然后用mkdir创建文件夹,可以看到没有成功,这是因为我们在samba的配置文件设置了gslw用只有读权限,没有赋予其写权限。通过上面的测试,说明我们的samba服务器创建成功,在linux下访问成功。(图8)
(2).Windows XP访问
下面我们测试在XP中是否可以访问samba服务器中的共享文件夹。打开“我的电脑”,在地址栏中输入samba服务器的IP地址。我们输入192.168.216.133回车后弹出登陆框,输入登录用户名admin密码test168,可以看到成功登录samba服务器,可以看到我们在samba的命令行下刚才创建的目录。(图9)
总结:Samba是一个网络服务器,用于Linux和Windows共享文件之用。上面演示的利用samba服务实现Linux与Windows直接的文件共享,涉及了samba的设置几个重要方面。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深入设置,只有把配置文件和共享目录的权限结合起来,才能使Samba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8:局域网中实现linux与Windows文件共享
文件共享是重要的网络需求,特别在企业环境中这种需求显得非常迫切,我们知道Windows主机间的文件共享非常简单,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但是企业环境中主机的操作系统比较复杂,其中不乏Linux、Unix这样的系统。那如何实现Windows与Linux之间的文件共享呢?一个有效的解放方案是,在Linux平台上部署SAMBA即可实现此类共享需求。下面笔者搭建环境,实例演示在Linux中部署SAMBA的详细技术细节。
环境描述
Linux系统:Red Hat 9.0
Windows系统:Windows XP sp2
一、SAMBA服务部署
1、samba安装
(1).验证
samba是Linux系统集成的一个工具,在安装Linux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安装,
验证系统是否安装了samba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进行查看:
[root@localhost root]# rpm -qa |grep samba
如果如下面所示,就说明已经安装了samba:
samba-swat-2.2.7a-7.9.0
samba-2.2.7a-7.9.0
redhat-config-samba-1.0.4-1
samba-common-2.2.7a-7.9.0
samba-client-2.2.7a-7.9.0
从图1可以看到笔者的Linux已经安装了samba。
篇9:VMware9下安装RedHat5与windows共享文件
使用软件版本:
1)VMware Workstation 7.1.3 build-324285 汉化版
2) Radhat9
3) Windows 7 旗舰版
设置步骤:
1)启动虚拟机Linux操作系统,打开“虚拟机”->“安装VMware tools ...”出现提示
2)打开“虚拟机”->“可移动设备”->“CD/DVD(IDE)”->“连接”
www.dnzg
注:在“虚拟机”->“可移动设备”->“CD/DVD(IDE)”->“设置”->“硬件”->“使用ISO镜像文件”下,选择安装目录下的一个镜像文件,如我的是redhat9,则为:C:Program FilesVMwareVMware WorkstationSSLlinux.iso
更多推荐
Linux与windows文件互传技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