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简短寓言故事道理(共11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寓言故事道理
春日融融,春光明媚,春蚕沙沙沙地咀嚼着嫩绿色的桑叶。这时候,一只红蜻蜓轻轻盈盈地从窗口飞过,有一条最壮实的蚕宝宝眼前一亮,她惊羡得几乎发了呆。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红蜻蜓那样在天空自由飞翔啊!可惜她没长翅膀,天生不是飞翔的料。她终于失望了,只得低下头来,重新与大伙儿一起沙沙沙咀嚼嫩叶……
过了一些日子,蚕宝宝渐渐长大了,她脱下旧衫,换上新装。这时候,刚好有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地唱着小曲儿从她头上转了一圈飞走了。蚕宝宝再次勾起了夙愿,摆动身子呼喊起来:“我要飞翔!我也要飞翔!”
喊叫声惊醒了一只大蜘蛛,他慢慢地爬过来,劝告蚕宝宝不要异想天开,蜻蜓和蜜蜂之类的小昆虫都有翅膀,飞翔是他们的专利。你们和我们一样,只能爬行。不过我们能够制造蛛丝,编织蛛网捕捉飞虫,我们心满意足,别无他求;你们成熟后也会吐出蚕丝回报人间,换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美誉,这就是你们的归宿,用不着好高骛远再奢望飞翔了!
蜘蛛的话无疑像是当头浇下的冷水,蚕宝宝失望极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蚕宝宝接连更换了几次外套,便完全成熟了:她不吃不喝,通体透亮,快要“上山”了。在“上山”作茧之前,她依然念念不忘飞翔。小蝴蝶知道后,飞到蚕宝宝身边鼓励她:“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们蝴蝶本来也是只会爬行的小毛虫,可是经过脱胎换骨的蜕变后,我们就成了舞姿翩翩的蝴蝶。你们蚕宝宝要想飞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嘛!”
蝴蝶姐姐的话重新点燃了蚕宝宝飞翔的希望。她忙着吐丝作茧,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她不再理睬蜘蛛的“忠告”,蜘蛛很生气,笑她这是作茧自缚,笑她是不可理喻的疯子!
日子一天天逝去。蚕宝宝在自我封闭的小天地里苦练内功。渐渐地,蚕宝宝变成了红棕色的蚕蛹。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蚕蛹开裂了,一只蚕蛾破茧而出!蚕蛾从头到脚把自己精心梳理了一番,然后拍拍新生的翅膀开始起飞了。
迎着灿烂的朝霞,她轻快地从蜘蛛眼前飞过。蜘蛛做梦也没有想到,蚕宝宝已圆了飞翔的梦。因为他只知道墨守成规,不懂得事在人为啊!
篇2:经典寓言故事道理
这是发生在美国西进时候的一个故事。听说西部发现了黄金,许多梦想发财的人纷纷去那里淘金。威廉也在其中,随着挖宝的队伍来到荒凉的西部。
淘金是一个美丽的梦幻,也是一个绝好的发财机会,所以大家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然而西部气候干燥,水源奇缺,生活非常艰难,就连喝水也变成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威廉想:淘金虽然十分诱人,但希望太渺茫,还不如现实一点,在这里卖水呢!
于是,威廉毅然放弃了淘金,花了很大的功夫打了一眼井,并把井水经过过滤处理,装进壶里挑到淘金处去卖,由于方圆几十里都没有可以打水的地方,威廉的水很受淘金者的欢迎。
然而也有人嘲笑他,说他胸无大志,本来是到这里来淘金发大财的,却干起这种不起眼的生意来。这种小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
威廉毫不介意,继续卖他的水,在卖水的同时,他又发现,淘金者的工具损坏得很快,而他们又急于淘金,不可能跑到几百里外去购买工具,所以他又专程到几百里外的城镇拉回一车工具来。
这样,他每次挑水卖水时就顺便统计有谁需要工具,之后再送过来。由于没有别的人卖水和工具,所以威廉是大家惟一的供货者,因此价格虽然有点贵,但销售量还是很大,钱财滚滚流到威廉的腰包。
最后,有确切的消息证实,此地有黄金资源只是一个谣传,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黄金可挖。结果大家都空手而归,一无所有,只有威廉在很短的时间里靠不起眼的小生意赚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
道理:
发现市场、进入市场、培养市场,这是营销者的三个境界。当然,这三个境界是逐步实现的。故事里面的威廉的实际行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本,他发现了水和工具。接下来的进入就很简单了。尔后的培养市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甚至连一个和他竞争的人都没有。我们做市场如果能到达这个地步,就可以说是很完美了。
篇3:寓言故事及道理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后来,他当官做了郡守,那架子更大、脾气更凶了,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平时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同音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说“蹬”字,只能说“跳”,“登高”只能说“上高”。
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灯”字,那可就要倒霉了,一顿揍是少不了的;若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情绪不好,那恐怕还要罚款、革职什么的。反正,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小官吏、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到了元宵节,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州府传下命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习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广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讽刺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本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可是老百姓却利用这句话的双关义,讽刺揭露他们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的行径,而老百姓呢,连一点正当的行为也常常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
道理:即使自己有点权利也不要为难人更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利做坏事。
篇4:经典寓言故事道理
“安静的小狗”是一种松软猪皮便鞋的牌子,由美国沃尔弗林环球股份公司生产。当“安静的小狗”问世时,该公司为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试销方法:先把100双鞋无偿送给100位顾客试穿8周。8周后,公司派人登门通知顾客收回鞋子,若想留下,每双付5美元。
其实,公司老板并非真想收回鞋子,而是想知道5美元一双的猪皮便鞋是否有人愿意购买。结果,绝大多数试穿者把鞋留下了。
得到这个消息,沃尔弗林公司便大张旗鼓地开始生产、推销。结果,以每双7.5美元的价格,销售了几万双“安静的小狗”。
道理:
这是一种大手笔运作。用实物派发给消费者,再听取意见。这样反馈过来的信息是最原始也是最有价值的。这要比市场调查的效果好很多倍。我们如果要用这个办法,就要做好派发用户的选择还有资料的收集这个工作。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做好一个事情需要照顾很多方面的细节。
篇5:经典寓言故事道理
1957年,威廉.M?巴藤出任贝尼百货公司总经理助理一职。
有一个星期天,他路过本公司属下的一家百货商店,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在店铺里,竟然可以悠然迈着大步向前走。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一般的店铺无不人满为患,像贝尼这种大众化的商场,更应该是拥挤不堪。
可他在这家店铺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巴藤不断思索,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贝尼公司的顾客中,绝大多数是人到中年带有孩子的主妇们,年轻的顾客寥寥无几。倘若店里年轻顾客较多,那么从拥挤中,人们便可以感到一种异样的“活力“。
现在,由于年轻顾客很少,商店就难免使人感到冷冷清清。
巴藤分析个中原因,觉得不外是贝尼百货公司缺少诱惑年轻一代的卖点,因而激发不起年轻人的欲望,这样下去生意怎能兴隆呢?
而年轻一代之所以望而却步,根本原因当然是商品过于陈旧,新式商品少。巴藤想,如果任由这种状态维持下去,一切都完了。
于是巴藤痛下决心,要将贝尼公司的推销政策做彻底的改革。
到了1963年,巴藤终于创办了一家包罗万象的百货店,里面的商品包括流行衣饰、家庭电器、家具、化妆品,还有美容院、菜馆、电影院等,吸引了各阶层的顾客,特别是消费力极为旺盛的年轻一代的光顾。
巴藤恪守以年轻一代为对象的经营理念,把贝尼公司的代表性商品放在“美”、“新“和“流行”上。
该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在全美各地开花结果,生意蒸蒸日上。
道理:
无论哪个年代,所谓“流行"无不受年轻一代的爱好所左右,在年轻人的尝试和带动下,才会有一时的风尚。就某种意义来说,商品推销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年轻男女的需求,有了他们才有畅销商品的存在。
篇6:寓言故事和道理
三只蚊子待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它们一心在等待夜晚降临,好去吸人们的血。等了很久,天还没有黑下来。它们不耐烦,就开始叽叽咕咕,互相诉起苦来了。它们共同的朋友,阴影,它自己说它是一个最喜欢沉思,最不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的学者,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第一只蚊子抱怨说,世界越变越坏,脏水坑越来越少,蚊子们不能繁殖后代。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不论什么样的蚊子都会绝种了,多么可怕啊!
阴影听了,忍不住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第二只蚊子抱怨说:人们越来越没有良心了,对蚊子们太残酷,简直不讲“蚊道主义”。证明人们有偏见,这是一切蚊类都不能忍受的。
阴影听了,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第三只蚊子一开口就回忆起过去来了。它这一段话用的词儿比较文雅。它说它曾经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对各种人的血都做过比较和研究,它能鉴别各种人血的滋味。它最欣赏的是孩子们的血液。因为孩子们喜欢吃糖,它们的血中带点难以形容的甜味,显然比成人们的血是高出一等的。
“学者”阴影虽然并不真正研究学问,但它对“研究”、“比较”和“鉴别”这一类字眼还是感到兴趣的,这时候它止不住发出了赞叹的呼声。
第三只蚊子的话还没有说完,第一只蚊子和第二只蚊子马上都回忆起自己过去所吃过的丰美的人血的味道来,感觉饿得不得了。它们都愤愤不平地大声吵嚷起来。
第一只蚊子叫:“人们不让我们吸血,证明他们思想狭隘,证明他们有教条主义!”
道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不能因为自己想要的利益好处就破坏别人的或者给他人带来伤害。
篇7:寓言故事及道理
那年夏季,久旱不雨。严重的缺水使庄稼地裂开一道道又宽又深的口子,不少的池沼也干涸了。原来栖息在水沼中的一些虫、鱼、蟹、蛙,能够搬迁的都搬走了。最后还剩下两条花蛇。它们眼看着池沼边的杂草全部枯槁,也准备另找一处安身之地。
临行之前,那小蛇对大蛇说:“你身强力壮走得快。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这样目标太大。人们一看到蛇在行动,肯定会来捕杀。
你走在我的前面,必然先遭祸殃。因此,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你最好背着我走。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一类蛇是这种模样,也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条蛇像这样行走,所以一定会起疑心。如果他们把我当成一位神君,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不是可以蒙混过关,安全抵达目的地了吗?”
大蛇觉得小蛇的话有道理,于是背起小蛇穿过大路,扬长而去。见到这两条蛇上下重叠着蜿蜒游走的人都很恐惧,谁也不敢靠近它们。这些人回去以后,一个个绘影绘声地向旁人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情景,并煞有介事地说:“刚才我看见蛇神了。”
道理:要善于识别变化多端的诡计,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篇8:寓言故事及道理
传说古代有一个非常喜爱骏马的国君,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骑,曾许以一千金的代价买一匹千里马。普天之下,可以拉车套犁、载人驮物的骡、马、驴、牛多的是,而千里马则十分罕见。派去买马的人走镇串乡,像大海里捞针一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连个千里马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一个宦宫看到国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马而怏怏不乐,便自告奋勇地对国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只须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届时定会如愿以偿。”国君见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仿佛有取胜的秘诀,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宦官东奔西走,用了3个月时间,总算打听到千里马的踪迹。可是当宦官见到那匹马时,马却死了。
虽然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马虽然死了,但它却能证明千里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确有千里马,就用不着担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马。想到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马的信心。他当即用500金买下了那匹死马的头,兴冲冲地带着马头回去面见国君。
宦官见了国君,开口就说:“我已经为您找到了千里马!”国君听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马在哪里?快牵来给我看!”宦官从容地打开包裹,把马头献到国君面前。看上去虽说是一匹气度非凡的骏马的头,然而毕竟是死马!那马惨淡无神的面容和散发的腥臭使国君禁不住一阵恶心。猛然间,国君的脸色阴沉下来。
他愤怒地说道:“我要的是能载我驰骋沙场、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马,而你却花500金的大价钱买一个死马的头。你拿死马的头献给我,到底居心何在?!”宦官不慌不忙地说:“请国君不要生气,听我细说分明。世上的千里马数量稀少,不是在养马场和马市上轻易见得到的。
我花了3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匹这样的马,用500金买下死马的头,仅仅是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这马头可以向大家证明千里马并不是子虚乌有,只要我们有决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金买一匹死马的头,等于向天下发出一个信号。这可以向人们昭示国君买千里马的诚意和决心。
如果这一消息传扬开去,即使有千里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养马人听到了君王是真心买马,必定会主动牵马纷至沓来。”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君。
道理: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和耐心。而一个人谋事的决心,不仅仅是反映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篇9:寓言故事及道理简短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道理: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篇10:经典寓言故事及道理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儿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 叮当 的声响,比鸟儿唱歌还悦耳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 叮当叮当 ,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 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 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 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 叮当叮当 ,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 叮当,叮当 ,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拖 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
叮当,叮当。 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 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 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 一时又吹捧我?
叮当,请你听清, 铃铛含笑地解释道, 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道理:铃铛于骡子来说就是亦师亦友。能在关键时刻阻止骡子犯错,而骡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又不吝啬他的赞美。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这样的朋友一定要珍惜哦,他们能教你们的一定很多。
篇11:经典寓言故事及道理
从前,森林里有一匹马,它非常骄傲自大。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和它玩。
有一天,马去散步,在狭窄的小路上,一只小狗挡住了它的去路。马生气地说:小狗,快走开!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匹马,不管是什么马,都不可以和我比。而你呢?你算哪根葱!你是世界上最难看的小狗,任何小狗都能比得上你。现在快点给我走一边去,别再让我看到你!小狗听了,没说什么,就跑开了。看来这只狗根本就不敢和我比!说完,马大摇大摆地走了。
第二天,马听说小白兔跑得很快,和乌龟比赛还赢了。马就跑到小白兔家门口,叫道:小白兔,听说你跑得很快,你敢和我比一比吗?小白兔听了,放下手中的红萝卜,和马比起来。虽然小白兔跑赢了小乌龟,但怎么可能是马的对手呢?结果,马当然赢了。
这下,马更觉得自己了不起,更看不起其它小动物了。
一天,骆驼听说了马的骄傲自大,于是,它对马说:你敢和我在沙漠里比一比吗?看我们谁更厉害?马心里想: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向我挑战?在这个森林里,没有谁有我厉害,看我不打败你!
刚开始,马跑在前面,觉得很轻松。骆驼呢,慢吞吞地走着,一点也不着急。马心里想:哼,跑得这么慢,还敢向我挑战。不一会,马渐渐地受不了了,沙漠可不比草原,马的优势发挥不起来了。而骆驼,还是慢悠悠地走着。又跑了一段路,马觉得自己快渴死了,它不得不停下来,向骆驼求救,骆驼把它带到绿洲,让它喝够了水,才把马带出了沙漠。
自那一次后,马再也不敢说自己了不起了,它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当然,也会有短处。所以,它再也不敢骄傲自大。
道理: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的短处相比。当然更不要嘲笑不如你的人。这样的小朋友只会让人讨厌。并且骄傲自大也会让你看不清自己,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没有人能比得上。其实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一定要虚心一点。不要骄傲自满得看不清真正的自己。
更多推荐
简短寓言故事道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