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所见所闻日记(共7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清明所见所闻日记
人的一生当中会有非常多的感动,父母的照耀,老师的教导。。。今天是4月4号,也就是说今天非常多人都忙着去祭拜一些人,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我心头也无意中闪过啦一个念头,那就是去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想着想着,就动起啦脚步。
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周老师告诉zm: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啦,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啦。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啦,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啦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zm来到啦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堆积着他们的那些勇敢表现与舍己为人的精神,我心头荡漾着,暗暗对自己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最好的自己回报这个社会。
篇2:所见所闻日记
今天,我非常激动和开心,因为盼望了很久的秋游活动终于开展了。我们秋游的地点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和世纪公园。
一早,我们全班乘上了旅游车,一路上,我们唱歌、聊天,一片欢声笑语,感觉没多久,我们就到了东方明珠电视塔,塔位于黄浦江边,塔真的很高很高,听导游阿姨介绍高达468米,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高塔,站在塔的下面,我抬头仰望,感觉东方明珠塔高大雄伟,接着,我们跟着老师和导游参观了上海城市历史陈列馆,一个个场景让我们惊叹上海巨大的变化。之后,我们来到了259米高的悬空观光廊,这里不仅四周是透明的玻璃,连脚下也是。导游说悬空玻璃非常结实,安全绝对没有问题。我站在玻璃上,没有一丝害怕,感觉自己就像个巨人一般,风景都被我踩在脚下似的。
参观完了东方明珠电视塔,我们又乘车来到了世纪公园,一走进大门,清新的空气就迎面而来,让我感觉非常的舒服。老师带我们去了游乐场,玩了碰碰车、逍遥水母、海盗船,别提多刺激了。我们还在公园里席地而坐,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
游玩结束后,我们又乘着车回到了学校,回来的路上,大家还在一起交流着今天的所见所闻,虽然旅游结束了,但我们快乐的心情一直在延续……
篇3:暑假所见所闻日记
暑假期间,天气实在太热了,火辣辣的太阳笼照着大地,好像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熔化掉似的。所以,我们家冰箱里的饮料喝得飞快。
这一天,冰箱里剩下唯一一瓶饮料也被我喝光了。可是,看着窗外白晃晃的阳光,心里实在想吃上一支冰凉的棒冰。
“卖棒冰了!五角一支,小豆棒冰!”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吆喝声。“真是我的大救星!”这下我来了精神,拿起1元钱,朝楼下跑去。跑到前面一看,我一下愣住了,竟然是一个比我还小的男孩。我发现他嘴唇干裂,声音沙哑。我把钱给了他,他接过钱给我一支,我转身急忙跑回家,一边跑一边想,让他多5角钱可以自已吃一支。
我正想着,忽然后来传来他的喊声,“小姐姐,等一等。”我只好站在那里对他说:“不用找了,这钱给你。”谁知他满脸通红,把钱塞进我手里气喘吁吁地说:“不是我的钱,我不要,你别瞧不起人,我的压岁钱比你多多了。”“那你为什么出来挣钱?”我奇怪地问。“那是因为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我准备用这些钱捐给那些贫穷的孩子。”他倔强地说完,转身走了。当我目送他渐渐离去的身影后,才发现棒冰已经化掉了,虽然没能吃上棒冰,但心里却甜滋滋的。
现在,每当我听到卖棒冰的吆喝声,我眼前就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
暑假里,我随旅游团来到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丽的青岛。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海。我光着脚丫走在细细的沙滩上,欣赏着那无边无际、海天一色的大海。海水平静时,像一面透明、透亮的玻璃镜;海水奔腾时,犹如一排排整齐的哨兵庄严地在主席台前走过;海水咆哮时,俨然是一只怒吼的大猛狮,卷起千层浪,往海滩扑来。
海鸥忽高忽低地飞在海面上,为海滩增加了亮丽的风采。海滩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有的在阳光下玩沙滩浴,有的在碧蓝的海水里游泳,打水仗,还有的在海边挖沙堡,冲洗脚,更有趣的是,有人在海里和小狗一起快乐地游泳,这使我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叫做狗刨……看着别人玩得那么开心,我也忍不住地在海滩上采了许多五光十色的贝壳,有时海水趁我不注意跳到了我的脸上,逗得我哈哈大笑,我还玩了挖沙堡。我走在海水里,海水不断的拍打着我的小脚丫,一个浪紧接着一个浪。在海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一个浪花打了过来,那一串串脚印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篇4:暑假所见所闻日记
青岛的美丽不仅在其海,而且在其山。这里有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它被海水环绕着,群山起伏,青山绿水,远看山峰像被一层薄纱披盖着,犹如仙境。我们主要参观了太清宫,里面有三大殿:三清殿、三宫殿和三皇殿。这里长着许多奇异的树木:如三合一树,三棵不同树种合并成一棵高大的树;黄莲树、银杏树、茶花树,还有带着传奇色彩的痒痒树,一摸树干,树叶就动;龙头树,听说一摸,就可以带来好运,我摸了好几下……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树。山上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远看像一位和尚,有的像青蛙仰望天空,还有的特别有意思,正看像乌龟,反看像老鼠……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环境。这里的环境幽雅、街道干净,空气十分清鲜,空气里几乎没有杂质,花草树木极多。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经济腾飞。这里有著名的海尔集团、双星集团和青岛啤酒。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丽的青岛,我爱你!
篇5: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
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1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2
清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期之一,约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具体的说清明是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到了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是草木葱绿、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银装素裹、凄凉的景象。农业生产也多忙于春耕、春播了。江南谚语:“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就是在寒冷的北大荒,为了不违农时,清明节前后也抢着播种小麦了,并有“清明忙种麦”的谚语。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多彩而极其有趣的,除了禁烟火、吃冷食、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
清明节在山东省胶东地区人们普遍叫“过寒食”。寒食节在鲁胶东地区人们的心目中仅次于春节和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节,都要庆贺三天。孩子们都要脱去穿了一冬的旧棉衣,换上新做的单衣。民间有传说:“清明不穿棉,穿棉死后变兔子”。民间还有传说:“老牛老马也要过个寒食节”。这三天也要给牛、马一些好草、好饲料,并休耕三天。
记得儿时,每逢寒食节学校都要放假三天,老师带领学生到效外踏青、郊游。山东吕剧中有一段唱词:“清明佳节三月三,老师踏青去游玩……”充分说明清明节老师与学生们的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健身活动。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去的先人的一种活动。每到清明节,家长都要带上供品、香、纸、扛着铁锹、举着扫帚,领着孩子们去自家的祖坟祭扫坟墓,将供品摆放在死去的先人墓碑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供品回家。
记得儿时寒食节玩得最有兴趣的当数放风筝,荡秋千了。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特别是儿童最喜爱荡秋千。放风筝是儿童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牵着高高飞翔的风筝的牵线,仰望着风筝悠哉,悠哉飞翔的形态,踏着绿毯似的小草,吸着春天郊外的新鲜空气,仿佛进入了仙境,别说有多高兴了。
清明不仅是祭祖的祭日,同时又是儿童们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玩耍的好时光。
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在这里深情的缅怀先烈……”随着主持人响亮的声音,朗诵比赛开始了!
首先上场的是五年级一班的陈思齐同学,她的演讲抑扬顿挫当说道多少中华儿女居无定所,无家可归,烈士们英勇牺牲,只为祖国不受到侵害时,大家仿佛从他那响亮的声音中,听到了他对清政府的腐落而感到痛心,听到了她对对烈士的牺牲而感到敬佩!听到而他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到了最后,她对大家庄严宣誓:“我是新城小学的一员,校园是我温馨的家。今天,我为学校而自豪,明天,学校将因我而骄傲!我像新城小学全体师生庄严宣誓:我,陈思齐!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光荣的军人,保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绝不再让侵略者踏进我国领土一歩!”
她的演讲结束后向大家鞠了深深的躬,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是五年级二班的杨西同学的演讲,她的演讲虽然也富有感情,故事跌宕起伏,但比起陈思齐那震撼人心的演讲来,还是稍稍逊色。
终于到了评奖的时刻了,校长的声音响起“本次比赛获得三等奖的同学是六年级一半的某某某同学,活的二等奖的同学是五年级二班的某某某同学,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是……”校长像是故意在吊同学们的胃口,当说道一等奖的获奖同学时,还故意的顿了顿!
“五年级一班的陈思齐同学!”终于,众望所归,陈思齐缓缓走向颁奖台,嘴角挂着一抹微笑,就像大雨后的彩虹一样,很美,很美。
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4
今天是4月2日,离清明节4月5日还有2天的时间,但奶奶就和爸爸妈妈说:干脆今天去扫扫掉吧!爸爸妈妈都答应了,并说吃完午饭去。
吃了午饭,奶奶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我一看,准备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银行的钱和金银财宝,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考虑到了。我就和爸爸妈妈、奶奶、小姑妈乘上了爸爸的车出发了。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奶奶便向我说起了寒食节的故事。
来到了我们永康的花街那儿的一座山上,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因为今天早上刚刚下过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泥泞起来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奶奶把准备好的饭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清明纸标起来,妈妈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这家人已经来过了。标好了以后,奶奶让小姑妈拿出12支香给她,奶奶点燃了香,只见往上一冲,火就灭了。
奶奶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太公、太婆,今天我们来看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给我们一点吗!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年就要考大学的表哥,让他一次性就考上重点线,上一所课件下载好学校。你们能答应我吗?太公、太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答应我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尽管用吧!说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还嘱咐爸爸把带来的鞭炮放起来,爸爸便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来。放完了鞭炮,妈妈有敬起了酒来。除了爸爸,我们就烧起了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说道:东西太多了,拿个带子给他们装一下吧!说罢,便把手中的塑料带丢进了火堆中。干完了,奶奶把把一个托盘拿了回来,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儿。快要走了,我对太公、太婆说:太公、太婆,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
说完,我们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们安息吧!
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5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丝不经意间拂过脸颊,不知是伴着泪水的冰冷还是只有雨丝的轻柔。清明的来到,并没有欢歌笑语,唯独叹息声环绕着整座小山。我和姑姑把墓碑旁的塑料袋捡了起来,无意间发现,爷爷的墓地旁有多了一块墓碑。这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生命的脆弱真令人叹息。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丝不经意间拂过脸颊,不知是伴着泪水的冰冷还是只有雨丝的轻柔。清明的来到,并没有欢歌笑语,唯独叹息声环绕着整座小山。我和姑姑把墓碑旁的塑料袋捡了起来,无意间发现,爷爷的墓地旁有多了一块墓碑。这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生命的脆弱真令人叹息。
下了山,油菜的花瓣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下绿油油的菜籽。我们好似被这片绿色的海洋包裹着,四处都散发着菜籽的清香。我立刻从之前的沉默中释然,折下一束,别在腰间,走回了家。
奶奶见我们回来了,便从冰箱里取出一个个跟石头一样硬的清明粿。我奔上前,戳了戳,一下子浑身打了个激灵,这怎么能叫清明粿呢,这都该叫棒冰了!奶奶一脸慈祥的看着我,捧起那些冷冰冰的清明粿走向了厨房。我跟了上去,只见奶奶舀起两勺油,锅里顿时冒出诱人的“滋滋”声。我深吸一口气,菜籽油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不禁吸了吸口水。
不一会儿,奶奶就端着盛着清明粿的盘子走来。在菜籽油的烹调下,清明粿一下子“改头换面”,全身上下都裹着透亮的黄色。我夹起一个白粿,腾腾热气扑面而来,一口咬下,糯糯的面皮立刻黏住了牙齿。春笋的涩味与清香环绕在舌尖,久久不肯散去。
清明,伴着苦涩的雨丝,家人温暖的陪伴。
今年清明所见所闻作文600字
篇6:关于暑假所见所闻的日记
假期生活真是美好,这一个假期我又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件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深深明白了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让我领悟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公交车,透过车窗我看见一位年过古稀老奶奶,气喘吁吁地站在那,手里还拿着一个大袋子,“嘎吱”车停了下来,只见老奶奶随着人流上来了,突然爸爸站了起来,我心想:“咦?好像还没到站啊?”我叫道:“爸爸……”“老人家,您坐这吧。”“不用了不用了,我家离着近,一会就到。小伙子你坐吧”“老人家,您坐吧,我年纪轻,站一会没什么问题”爸爸坚持说。“那就谢谢你了,小伙子。”车里的人向爸爸投去了赞美的目光,爸爸也觉得问心无愧,这让我想起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就是说:“不论什么人,我们都要去关心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长在同一个地球上。”尤其是老年人,我们更应该去帮助他们。“下一站,日升路……”该下车了,我牵着爸爸的手,非常自豪地下了车。
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十五到了,我们一家四口去看花灯,公交车里的人特别多,像挤沙丁鱼罐头是的,妈妈搀着奶奶上了车,由于人太多,奶奶有些呼吸困难。这时一位年轻人从里面的座位上站了起来:“老奶奶,您坐这吧!”“那就谢谢你了。”我和爸爸会心一笑,心领神会。
下了车,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就叫帮助别人等于帮住自己!”
通过这两件事,让我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篇7:六年级所见所闻日记400字
寒冷的北风,像尖锐的刀一样雕刻着我的脸颊。今天我打扫卫生,出来迟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灰蒙蒙的前方有一点亮光,我抬头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卖肉夹馍的小摊儿。一排排面饼立在大圆桶做的锅上,卖肉夹馍的老奶奶动作熟练地夹出一个个做好的馍,那馍烤得两面焦黄,一打开“滋滋”地冒着油泡泡,洒上绿色的香菜,别提多诱人了!
我的脚步不觉停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刚出炉的肉夹馍,肚子也像定了闹钟一样“咕咕”叫起来。这时,我的头顶上传来一阵温和的声音:“小朋友,要不要来一块肉夹馍?”我喃喃自语道,“要。”忽然想起了什么,我红着脸,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没有钱。”我的手伸进衣服口袋,再次确认,的确没有一分钱。
没想到,奶奶居然递给我一个热乎乎的肉夹馍。我惊讶极了,一再强调,“奶奶,我没有钱!”“快吃吧,看,肚子都快饿扁了吧。”奶奶关心地说。我小口小口吃着肉夹馍,心里充满了感激。这不是肉夹馍,这是一个大大的笑脸,这是一个幸福的笑脸,在我心里乐开了花。
吃完肉夹馍,我谢过老奶奶,急匆匆地跑回家,拿着钱又跑回去,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找着,卖肉夹馍的老奶奶,她不在那儿了,那时我真想哭,想哭……
善良的奶奶,慈祥的奶奶啊,她不仅送给我一个肉夹馍,还送给我一种从未想到过的关爱。没有任何杂质,仅仅是、一份单纯的呵护。这让我体会到人性中宽阔的善良、绵长的温和,而这份善良和温和让我也将变成一个宽厚柔软的人。
更多推荐
清明所见所闻日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