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栈桥海上观光导游词(共8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栈桥海上观光导游词
海上游览青岛湾、信号山、栈桥、小青岛、海军博物馆、鲁迅公园等浅海十二个景点,30分钟胜景体验,尽情欣赏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赶快坐上游船,感受别样青岛吧!兑换后至八大峡飞扬码头或莱西路盛世码头登船,尽情饱览美丽的海上风光!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由海岸前伸入青岛湾中,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划波斩浪,像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漫步于栈桥海滨,可见青岛外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所谓“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
信号山位于观象山东南、青岛山西南,海拔98米,面积6.3公顷。信号山是市区较高的一座山,其山额处3幢红色蘑菇楼宛如3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耸立于青松、绿树丛中,格外醒目。此山原名大石头山,因山上多花岗岩巨石而得名。青岛港建成后,山上建有信旗台,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故得名“信号山”,又称“挂旗山”。还因这座山位于龙山、伏龙山、龙华、龙口、龙江五条带有龙字路口之间,所以也叫五龙山。它前临大海,背依市区,是观赏前海景区和市区风貌的观景点之一。
青岛湾上的一颗明珠。与小青岛、栈桥形成了“日月星交相辉映”的美景。“日”指小青岛,用白光;“月”是栈桥;“星”则是海上皇宫,通过灯光闪烁营造繁星点点的效果,把青岛的星夜点缀得越发迷人。
乳白娇小而又俏丽的身影是每个青岛人心底回忆的存在。岛上奇异的百合使人仿佛置身仙境般。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每天夜晚,白色灯塔发出的红色光柱,交互炫斓于波光之上,悠然飘向远方,令人神往。
海军博物馆由海军创建,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东邻鲁迅公园、西接小青岛公园、南濒一望无际的大海、北与栈桥隔水相望,邻青岛湾。
篇2:栈桥海上观光导游词
山东,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片伟大的土地不仅有名山大川、碧波万顷,而且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山东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举不胜举。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目前全长440米,宽8米, 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远处看,它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上,尽头的“回澜阁”如同飘浮在大海之颠,因此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诗赋和赞誉,国内外的重要宾客、要员、知名人士在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为什么叫栈桥?关于栈桥的定义,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简易码头都称为栈桥。”那它为什么又会成为青岛的标志呢?原来青岛在100多年前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 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 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 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18,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
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南端下立,钢制桥架上面铺有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南端仍是铁木桥,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 19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22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一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 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底至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要求,保持原有的风韵,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篇3:栈桥海上观光导游词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20世纪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市内十景之首、青岛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写下赞美它的诗词,国内外的重要宾客、知名人士来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现在我把栈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栈桥概况]
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__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19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底至19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20__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前面这片水域被称为青岛湾。远处看,栈桥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中,尽头的“回澜阁”仿佛飘浮在大海之上,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要领略栈桥的魅力,最好是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桥走进去。走进去,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大海环绕之中,可充分感受海的气息,体验海的浩淼,增强对大海的立体感受。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漂浮在蓝天,海鸥在海天间飞翔,游船在海浪中穿梭,这种美妙的感受,您能只能在此时此地才能充分体味。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绿树掩映、楼台辉映的美景,那又是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梁实秋的“观壮阔波澜,当大王之雄风”。
[回澜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回澜阁,“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功绩”。现在“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篇4:栈桥海上观光导游词
青岛友谊国际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原青岛友谊游钓俱乐部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是岛城首家集海上观光、垂钓、海岛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企业,拥有一流的海上旅游专用码头,八艘设备完善、安全可靠、功能各异的豪华游艇和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的国际俱乐部基地。
青岛湾与小青岛、栈桥形成了“日月星交相辉映”的美景。“日”指小青岛,用白光;“月”是栈桥;“星”则是海上皇宫,通过灯光闪烁营造繁星点点的效果,把青岛的星夜点缀得越发迷人。乳白娇小而又俏丽的身影是每个青岛人心底回忆的存在。岛上奇异的百合使人仿佛置身仙境般。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每天夜晚,白色灯塔发出的红色光柱,交互炫斓于波光之上,悠然飘向远方,令人神往。
篇5:青岛海上观光导游词
海上游览青岛湾、信号山、栈桥、小青岛、海军博物馆、鲁迅公园等浅海十二个景点,30分钟胜景体验,尽情欣赏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赶快坐上游船,感受别样青岛吧!兑换后至八大峡飞扬码头或莱西路盛世码头登船,尽情饱览美丽的海上风光!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由海岸前伸入青岛湾中,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划波斩浪,像一条长龙横卧于碧海银波。循桥渐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漫步于栈桥海滨,可见青岛外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所谓“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
信号山位于观象山东南、青岛山西南,海拔98米,面积6.3公顷。信号山是市区较高的一座山,其山额处3幢红色蘑菇楼宛如3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耸立于青松、绿树丛中,格外醒目。此山原名大石头山,因山上多花岗岩巨石而得名。青岛港建成后,山上建有信旗台,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故得名“信号山”,又称“挂旗山”。还因这座山位于龙山、伏龙山、龙华、龙口、龙江五条带有龙字路口之间,所以也叫五龙山。它前临大海,背依市区,是观赏前海景区和市区风貌的观景点之一。
青岛湾上的一颗明珠。与小青岛、栈桥形成了“日月星交相辉映”的美景。“日”指小青岛,用白光;“月”是栈桥;“星”则是海上皇宫,通过灯光闪烁营造繁星点点的效果,把青岛的星夜点缀得越发迷人。
乳白娇小而又俏丽的身影是每个青岛人心底回忆的存在。岛上奇异的百合使人仿佛置身仙境般。每逢夏季,海风吹拂,树木葱郁,有“琴岗翠滴”的美誉。每天夜晚,白色灯塔发出的红色光柱,交互炫斓于波光之上,悠然飘向远方,令人神往。
海军博物馆由海军创建,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东邻鲁迅公园、西接小青岛公园、南濒一望无际的大海、北与栈桥隔水相望,邻青岛湾。
看过“青岛海上观光导游词”的还看了:
1.导游词青岛3篇
2.青岛金沙滩导游词
3.青岛各旅游景点导游词4篇
4.青岛优秀导游词
5.青岛奥帆中心导游词3篇
篇6:青岛栈桥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目前全长440米,宽8米,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远处看,它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上,尽头的“回澜阁”如同飘浮在大海之颠,因此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诗赋和赞誉,国内外的重要宾客、要员、知名人士在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为什么叫栈桥?关于栈桥的定义,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简易码头都称为栈桥。”那它为什么又会成为青岛的标志呢?原来青岛在100多年前是一个小渔村,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
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南端下立,钢制桥架上面铺有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南端仍是铁木桥,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22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一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底至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要求,保持原有的风韵,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身上即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气息,体验到海的宽广伟大。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在头上飘过,海鸥在天空中飞翔,游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的红瓦、绿树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个沙滩是栈桥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它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海关大楼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投资一亿多人民币,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回澜阁,我们可以在阁楼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和著名建筑。个别景点,我们等一会还将去参观游览,现在我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上因为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看上去一片翠绿因此得名“青岛”。青岛建市后,便以它命名,这个岛便改名“小青岛”了。
在小青岛南面还有一座岛,那就是“薛家岛”。薛家岛原来是一个荒僻的小岛,在明朝初年,岛上渔村里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员大将叫薛禄,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渔村,改名为薛家村,此后小岛又改名为薛家岛。它的面积为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8公里,并有青岛最长的一个沙滩-“金沙滩”。
大家看到与小青岛仅一水之隔停泊着许多军舰的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临海处原是海军驻青部队小型航舰的停泊之处,陆地为海军部队驻地。在此筹建海军博物馆。海军各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该馆文物处还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的征集,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建,在1991年正式开展,现每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之多。新的海军博物馆正在原址规划建设,再过几年这里将建成世界一流的代表中国海军现代风貌和水平的新的中国海军博物馆。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北面那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那就是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于1932年动工,1934年竣工,高56米,上面的两个十字架分别为4.5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宗教景点。
与栈桥北端相接的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是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占领青岛时期,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
在栈桥的东侧,是泛海名人大酒店,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国大饭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毁,在原址上盖起了泛海名人大酒店。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亲王多次来过青岛,并曾下榻于这座饭店,因而当时俗称“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19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孙中山先生于191月出任临时大总统。3个月后让位于袁世凯。同年8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后,转道青岛返回上海。9月28日,孙中山抵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曾下榻于此饭店。
谢谢大家!
篇7:青岛栈桥导游词
青岛栈桥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青岛观光旅游!
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是理想的度假胜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天蓝海碧、绿草如茵,其海滨风光更是别具一格。下面我们要参观的就是青岛的象征--栈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它上面的图案便是栈桥。青岛人以青岛啤酒为骄傲,他们同样也以栈桥为荣。栈桥西南面是新建的中苑广场,东面是与栈桥隔海相望的小青岛,北边是繁华的中山路,他的南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栈桥就好像一条长虹,飞旋与这碧波荡漾的青岛湾中。我们漫步在栈桥之上,就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海的气息和他的宽广伟大。涨潮时,海浪拍打着桥身,使人联想到正乘坐着轮船在海中航行……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栈桥了。它位于青岛湾中,目前全长440米,宽8米, 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从远处看,它像一条长虹横卧在大海之上。
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诗赋和赞誉,国内外的重要宾客、要员、知名人士在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20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关于栈桥的解释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简易码头都称为栈桥。”那它为什么又会成为青岛的标志呢?青岛在100多年前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 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 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 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
18,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
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南端下立,钢制桥架上面铺有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南端仍是铁木桥,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22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
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 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19底至19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要求,保持原有的风韵,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大家前面走,看前面这座由中华民族风的双层阁楼叫回澜阁,阁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周围的亭柱共24根。阁内是双层圆形的厅堂,各中心有螺旋形楼梯。回澜阁与这碧波绿水相互辉映,非常的雄伟壮丽。6秒//早在30年代,飞阁回澜这一景观就被列在了青岛市十大景观之首。
大家看,每个窗都有一框,每个框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景象画一样嵌在窗中,这就是所谓的“一窗一框,一景一画”。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身上即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气息,体验到海的宽广伟大。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在头上飘过,海鸥在天空中飞翔,游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的红瓦、绿树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个沙滩是栈桥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它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看前方的高大建筑,我们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墙楼是山东省国际贸易大厦,它共有39层,地下3层,地上36层,高是118.5米,是90年代齐鲁第一高楼。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筑是青岛的海关大楼,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自开始连续五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名列全国第一。
海关大楼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就店。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上因为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看上去一片翠绿因此而得名。大家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把琴?水像他的琴弦,风起时,波浪会响起铮铮琴声,所以小青岛又叫琴岛。岛上的那座锥形灯塔是船只进出胶州湾的航标。塔内有水晶棱造的反光镜,可以为进出港口的船只导航。
在小青岛南面还有一座岛,那就是“薛家岛”。它的面积为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8公里,并有青岛最长的一个沙滩-“金沙滩”。
大家看到与小青岛仅一水之隔停泊着许多军舰的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每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之多。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北面那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那就是天主教堂。它高56米,上面的两个十字架分别为4.5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宗教景点。
与栈桥北端相接的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
在栈桥的东侧,是泛海名人大酒店。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
大家看东北方向离我们最近的建筑就是天后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那时一座集妈祖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现在是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天后宫里保留着四大庙会节日:天后诞辰节、天后升天节、清明节庙会及海洋节。那浓郁活泼的海洋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人。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她身上不仅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就栈桥本身来说,他能在海浪的冲击和海水浸泡下依然屹立于海中,可建造桥的工艺之高。这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好,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篇8:栈桥英语导游词
栈桥英语导游词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Qingdao. My name is Miao Meng. I am very pleased to be your service as a tour guide today. The first sight we are going to see this morning is Zhanqiao Land Stage, which is in the gulf of Qingdao. It is the symbol of Qingdao. And it is about a 10-minute bus ride to get there. Before we arrive, shall I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ity?
Situated on the south coast of Shandong peninsula, Qingdao is a famous tourist city in China. Known as “ pearl on the Yellow sea”, the city backs mountains and faces the sea, the topography here is special, the scenery beautiful and the climate pleasing. A poem alludes to this beautiful city. It reads as follow,
Green mountains stand still
In-between, clear water flowing
Red roofs glisten in the sun
Kissing your cheeks, soft sea wind blowing
Sea gulls fly, we are not sure
Whether in azure sky, or on blue sea
Peaks are, as in ink drawings, peculiar
And the best, the sight here must be
Founded in 1891, Qingdao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 years.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14 opening door cities of China. Because of its incomparable geographic position, the transportation means here are convenient. It's a good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an ideal city to make an investment. I wish your could know better about the city, and it would give you a great impression through my guide and commentary.
Now everybody, here we are on the coast of the gulf. Look! Do you see that long bridge reaches into the sea? Yes, this is the famous Zhanqiao Landing Stage. It is 10 meters wide, 440 meters long. Standing on the south end of bridge in the sea is a two-story pavilion. It's called “Huilange”(which means pavilion of returned billows), Looking from afar, it is just like a rainbow hanging above the sea. Isn't it magnificent? In fact, as early as in the 1930s, this Landing Stage was named NO.1 among the ten most famous scenic spots of Qingdao. Now here we are on the landing stage.
Founded in 1892, Zhanqiao Landing Stage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Qingdao city. In 1891, the Qing Government sent Zhang Gaoyuan to garrison in Qingdao village. They built forts and camps here and made Qingdao an important town. In the second year, for the purpose of sea transportation, they built a 200-meter long iron dock with stone foundation in the south coast. That wa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Landing Stage. And in 1894, minister Li Hongzhang reported this to the Qing Government. Since then, it has been the symbol of Qingdao.
On Nov. 14, 1897, German troops landed from Qingdao and occupied the city. This bridge was a witness of German's invasion. In 1900, it was destroyed by a typhoon and was rebuilt as long as 350 meters long by the Germans. It became a sight-seeing spot after Dagang Port was built in 1905.
From September 1931 to April 1934, Zhanqiao Landing Stage was again reconstructed by the Guomindang government. It was prolonged to 440 meters, with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s and paved road. On the south end of the bridge, a semi-round embankment was constructed, and on the embankment, they built a two-story pavil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Look, it is in a shape of octagon and it has eight extending eaves, with yellow glazed tiles on the roofs. From the pavilion, you can enjoy the upcoming billows in layers, and this scene is called “ Feigehuilan”,
When night falls, all the lights on both sides of the bridge are on, they look like the blossoms of magnolia. Since then, Zhanqiao has became the NO 1 scenic spot in Qingdao.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in1949, Zhanqiao has been well preserved and experienced many times of renovation. It has became a place that tourists will never miss to pay a visit whenever they come to Qingdao
Now we are in the pavilion. Shall we go up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s here? What a view! This is the real Qingdao, blue seawater, white sand beaches, green mountains and red roofs. Look across from here, that small green island is the “little Qingdao”。 On the island, there is a beacon tower, which is a navigation mark for the ships sailing in the Bay.
And look back to the shore, that street in one line with the bridge is the most flourishing street, which is called Zhongshan Road. The railway station is just near the shore, at a distance of only 500 meters.
Ok, everybody. Would you like to have your pictures taken here? I'll give you a 15-minute break. We'll gather on the shore 15 minutes later. See you in a moment.
更多推荐
栈桥海上观光导游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