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京外国语学校23个清华北大保送生的成功秘诀(共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南京外国语学校23个清华北大保送生的成功秘诀

南京外国语学校23个清华北大保送生的成功秘诀

●狂能吃苦型

代表人物:陈实、陆友陶、王玉超

修炼启示:没有人是天天玩就成功的!

保送至清华大学的陆友陶告诉记者,自己在作业方面就定下了一条底线无论什么情况作业都要保质保量完成。“初三那年有时候作业确实很多,熄灯时还没有写完,我和同学会躲到盥洗室里,把脸盆反扣过来当书桌用。到了高中,这条底线也没有改变。”冲进北大的小女生王玉超也深有感触:“曾经为竞赛停课1个多月,落下的课程很多,而期末考试将至。最后期末冲刺,我几乎天天看书到凌晨2点,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班级排名前5。”被称为“神牛”的陈实早在高一暑假,就拿到了全国竞赛(NOI)的金牌,是届南外第一个提前保送的学生。“准备考试时,我进行了一天八小时以上的魔鬼训练,将全球各大信息学竞赛近五年的题目刷了个遍,这才顺利签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讲究效率型

代表人物:毛歆怡

修炼启示:优秀生和普通生的差别在于“会学习”

“高中的每次考试我都稳定在年级前列,均衡、稳定是我学习的特色。做到这点也不难,关键得养成高效的自主学习习惯。”保送到清华的毛歆怡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因为父母不太精通音乐,她只能靠课堂的'专心听讲和不断练习、琢磨,最终通过了小提琴十级考试。“小时候学习小提琴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独立自主地学习,因为我觉得尤其在学习方面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我自认为我是个高效的人,这与我爱定计划的习惯分不开。高二时我参加了托福考试,因为课业繁忙,我只有两个星期时间准备,于是我针对自己听说读写的长处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制定计划,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提升,最后获得了115分的佳绩。”

●积极主动型

代表人物:黄逸岑、张寒露

修炼启示:“牛人”要向更牛的人“取经”!

北大保送生黄逸岑直言自己有一个“爱尝新”的性格:“我从小就爱尝试新事物,南外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遇。譬如说我对于生物和化学尤为感兴趣,学校为我们开设了生物和化学的竞赛课,常常组织我们去大学参加夏令营,也邀请大学老师来为我们授课。”来自高三班的北大保送生张寒露也有同感:“我从小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而计算机的学习更加磨练了我的这份坚持。记得有一次做题,出现了问题,但怎么改也改不对。我把手头上的资料翻遍了也没找到相应的题目。后来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个牛人的文章,与我的想法类似。我决定给他发邮件,附上了我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还有我编写的程序,幸运的是,这位牛人回了邮件给我,将他写的程序发给了我,还给我的想法提了些建议!”

●责任感超强型

代表人物:胡紫薇、杨文h、朱斯亚、沙凡

修炼启示:上清华北大不仅要成绩,还要有颗“金子般的心”

让记者意外的是,在场几乎每个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而“责任”二字在他们的口中频频出现。高三班班长胡紫薇保送到清华大学,她被同学们戏称为“紫薇格格”,就是这样一个长相清秀、名字古典的女孩却是南外机器人队的高手,并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队成员远赴土耳其参加国际机器人世锦赛夺奖。而这期间一件事情却让这个女孩身上闪现出富有强烈责任感的光芒。“土耳其国际机器人大赛开始时,由于组委会不了解和疏忽,把我国国旗印错了,我与组委会用流利的英语密切交涉,使组委会郑重道歉并立即更正,捍卫了国旗的尊严。”

王珏Z 王 Z

篇2: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5日下午,我们走进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外仙林分校占地广阔,大气得有如一个大学,分东西两个校区。学生有走读有住宿。校舍整齐+,造型有特色,走廊宽大,每幢楼用廊桥相连。教室外部的走廊上以及楼梯的一步步梯阶,处处都是双语甚至三语名人谚语,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外语环境中。

这所学校是一所由南京外国语学校控股的具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股份制学校,其管理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点和二外颇有相似之处。学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初中、高中)和国际高中部,现有5000余名学生,900多名教职工,外语教师100多人,外籍教师50余人。

南外仙林分校外语教学从初一到高三都实行小班上课、中、外教师执教的模式。其中1-9年级使用《朗文英语》作为精读教材,《典范英语》作为泛读教材,其中《典范英语7》、《典范英语8》分担到初中三个年级使用;《典范英语9》、《典范英语10》分担到高中三个年级使用。由于初、高中的学生正在月考,我们到国际高中部观摩了一节由外教执教的《典范英语》课,因为他们把《典范英语》作为精读课程。外教是一个菲律宾人,备课非常精心,先复习了一些文学写作常识,每个组每个学生都自觉地轮流起立回答,并没有一两个积极的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漠不关心的情况出现。外教将课文的大意、发展结构和重点细节部分都进行了讲解,并利用图片、道具等手段辅助理解,穿插了各种问题以及学习策略引导。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外教假设了书中的情景在生活中再现,学生应该怎样应对,对这些即将走出国门的学生进行了生活、态度方面的积极引导。课后的作业及测试也是外教一手布置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很端正,作业做得非常仔细。

观摩课后该校的分管外语的陈校长和张主任,以及外教老师和我们进行了座谈。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外语特色发展。让我们耳目一新,备感震惊:

1. 仙林分校推行特色教学、差异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学校把外语特色看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全校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该校的校级领导里有两位外语专业的校长分管外语。下设主任、副主任。从领导组织架构上可以看出该校把外语的发展作为立校之本。

2. 外语特色凸显:所有班级从初一到高三外语上课都是小班,教材自主,多样化,非毕业年级不参加统考,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过程中不看重分数。

学生出路多样化、多通道。大部分学生选择出国读书,留学国家众多,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到欧洲、日本等。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每个班不超过20个人。

3. 开设特色班级、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实行小班化教学,另设有中澳班、中新班、中德班、中美班等。国际高中部实行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国内拿到其他国家的高中文凭,免去了去国外读预科的程序;二来学生在国内接受的国外老师的教学,提前让学生熟悉国外教学模式,课程上跟西方国家接轨,学生出国后能够很快适应,不至于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篇3:南京外国语学校一女生获美国大学百万奖学金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1)班的薛步蟾被美国名校格林奈尔大学录取,并获得了4年合计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这种奖学金每年只向全球的7名学生提供,在中国最多只有两个名额。

这样出色的孩子,家庭教育是否也与众不同呢?小薛的父母工作都非常繁忙,能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被屏蔽广告]

为了锻炼自理能力,从三岁开始,她就自己洗澡。上小学后,一个月上钢琴课、买书、吃饭的钱妈妈一次给几百,让她自己管理。有什么不懂的,大人就给她准备百科全书、字典,让她自己找答案,实在弄不明白,就大家一起讨论寻找答案。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善于组织和管理,会弹钢琴会表演,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满16岁的薛步蟾被选为交流学生,到美国生活一年。在格林奈尔大学组织面试时,小薛用流利的英语给考官讲了一个小故事。当她刚到美国时,拎了70磅重的箱子在洛杉矶转机,但当地机场规定只能带50磅重的行李,要对她进行罚款,她当即与机场人员进行交涉,表示是国际航班转机的乘客,出色的英语口语使她避免了损失。这个故事显示出的能力和材料中过硬的中美两国考试的成绩打动了考官,录取了小薛。

说起成功的秘诀,小薛认为,现在人都很聪明,但不一定都勤奋、努力。她在小时候就能一天连续练琴八小时,锻炼了自己的毅力。但她并不赞成死读书,她每天的学习时间只占三分之一,其余时间都在发展自己的爱好。她说,今后学业有成,她会回到祖国来,因为中国人应该要回来为自己国家做贡献。

篇4: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英语测试分数线揭晓你知道吗

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英语测试分数线揭晓你知道吗

7月3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分数线初步划定:男生分数线预计97分,女生分数线预计95分。南外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总分150分,学校按320名的招生计划,以男女1:1的比例分别划线录取,最终分数线和去年一样。日前,家长查到的最高分为131分,考生来自拉萨路小学。7月4日下午1点半,家长和学生可凭准考证到学校领分数条,同时学校公布录取学生名单。

当前,形式各样的“兴趣班”、“艺术班”打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应运而起。对于家长而言,这正好迎合了他们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虑心态和敏感情绪,由此引起了他们对孩子成长的过度关注和干涉,给孩子的教育笼罩了沉闷、压抑、紧张的气氛。伴随这一切的结果是,孩子的童年生活被淹没在纷繁的机械训练之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已经严重干扰了儿童教育的秩序,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抢跑”,实际上是一种南辕北辙的育儿方式。

当前社会条件下,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人力资源要求之高、工作竞争压力之大,无不让家长将孩子的教育和今后的事业发展建立紧密联系。因此,一些家长的教育思维已然从“育人为本、尊重天性”中逃逸出来,掺杂了带有自身主观意志的功利想法。比如,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学习音乐,于是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着手进行胎教音乐的熏陶;当他们刚学会说话,就开始为孩子配置钢琴。再比如,家长期望孩子今后读名牌大学,于是让孩子在咿呀学语的年龄就开始背诗词、做算术、说外语。可想而知,儿童身心发展的局限性与认知任务的复杂性之间,不免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而饱受挫折。这种只关注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教育思维不免将儿童教育带入了实用理性的漩涡。

杜威曾说:“许多教育学者总想把儿童期缩短,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他们以为儿童期是完全白费了的,哪里知道这是真正的教育基础。”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是一个连续、致密的过程。与之相应地,儿童的教育应伴随其成长步调,在循序渐进的轨道上向前推进。然而从当前看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然被许多家庭奉作儿童教育的理论标识,加强了他们对孩子成长的盲目焦虑和主观期待。儿童教育是一项渐进性的、阶段性的长期工程。若家庭过于关注“起跑线”上的较量,可想而知,那只会无限消耗甚至透支孩子自身的兴趣和信心,必将付出破坏生命自然成长的内在性、连续性和独立性的代价。

哈佛大学教授卡根曾说:“在今天美国的一些地方,孕妇把录音机放在腹部播放莫扎特的奏鸣曲,期待她们未出生的孩子有灵敏的乐感。但是,没有科学家证明,生命头两年的特定经验能在成年时产生特定的结果。”不可否认,早期教育对儿童今后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兴趣培养等有一定影响,但如果因此过于夸大它的`意义,不免走进了决定论、宿命论的极端。儿童的身心发育、思维发展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作为旁观者,社会和家庭都应该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因此,孩子的教育不是百米赛跑,起跑线上的较量对于孩子们的一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应该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场马拉松,对于整个“赛程”而言,起跑线上的出发速度是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的。在成长的马拉松赛道上,孩子成长的关键在于途中诸多的可变因素,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和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力,顺利跑完属于他们的人生赛道。

苏州市科技局消息,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201x年第一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正式确定,张贵新等67个人才项目入选资助名单。这些人才创办的企业平均注册资金1028万元,平均实收资金910万元,10%的企业已进入产业化生产。

据介绍,201x年第一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主要针对2010年7月至201x年6月之间来苏注册企业,且研发的产品已经接近中试或产业化阶段的项目进行集中受理和评审,旨在引导、鼓励人才项目的产业化发展。至申报截止期,网上受理各地申报项目294项,比去年同期增长31.2%。经网上评审、面试答辩、实地考察、公示等程序,确定今年第一批姑苏领军人才计划共立项支持67个项目,其中张家港9个、常熟8个、昆山7个、太仓5个、吴江6个、吴中3个、相城2个、苏州工业园区19个、高新区8个。

此次立项资助的67名领军人才中,博士56人,硕士11人,其中72%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这些人才实施的项目全部集中在新兴产业领域,其中新材料9个、新能源6个、节能环保6个、生物技术与新医药11个、医疗器械6个、集成电路与软件10个、物联网与信息技术9个、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10个。由于本批项目大多已经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孵化期,因此项目的成熟度和资金的到位率都较高,据统计,67家企业平均注册资金1028万元,平均实收资金910万元,10%的企业已进入产业化生产。这些高科技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支撑和助推我市新兴产业的发展。

根据相关政策,入选者将获得50万至250万元的安家补贴,根据创业项目规模和进度,给予100万至4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科技部门表示,为鼓励领军人才企业做大做强,已经立项支持的领军人才计划企业,3年内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再给予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及1000万元以内的担保融资贷款。

更多推荐

南京外国语学校23个清华北大保送生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