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RT技术的新产品试制(共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基于RT技术的新产品试制
基于RT技术的新产品试制
为规避和降低新产品的各种风险,在新产品批量上市前,需要通过试制产品对新产品进行设计验证、功能验证和市场验证,这是目前国外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作 者:韩礼华 施义 作者单位:北京豪仪润世科技有限公司 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V2 关键词:篇2: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
篇3:利用内标为基础的RT―PCR技术检测草莓四种病毒
史芳芳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88)
摘要:草莓皱缩病毒病(SCV)是草莓上为害性最大的病毒病,单独侵染,影响长势,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使感病品种植株严重矮化,通常与草莓镶脉病毒(SVBV)复合侵染。本研究通过CTAB法与试剂盒提取RNA,以优质的总RNA为模板,进行梯度PCR,结合扩增内标的检测体系,建立了优化的SCV和SVB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可以对草莓田间植株进行快速稳定的病毒检测。
关键词: 草莓病毒; 内标; 多重RT-PCR; 病毒检测
Detection of SCV and SVBV with Multiplex RT-PCR Based on
Internal Control
Shi Fang-fang
(The Center of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f the 12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Urumchi 830088)
Abstract: Strawberry crinkle virus (SCV) was damage of the largest virus disease.When it was infected alone, it influenced the growth, and other complex virus infection to susceptible cultivars were severe stunting, usually mixed infection 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 . By CTAB method and the kit, RNA was extracted, using high-quality total RNA as a template, gradient PCR with internal amplification target detection system, established a multiplex RT-PCR detection system of SCV and SVBV can fast and stable virus detection in field grown strawberries.
Key words: strawberry virus; internal control; multiplex RT-PCR; virus detection
草莓种苗普遍感染病毒是草莓生产中的瓶颈问题,由于可侵染草莓的病毒经常复合侵染,因此草莓病毒病的田间症状表现极其复杂。不同病毒病在草莓上可表现出相似的症状,而同种病毒病在不同条件下的症状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这给病害的田间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草莓病毒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新疆对草莓病毒病的研究极少,对病毒种类、分布、发生程度及生物学特性等基础极为薄弱,病毒检测体系不
健全,缺乏先进的种苗及种苗生产环节有效的病毒检测技术手段,脱毒种苗质量难以保证,退化严重,使用时间短,效益不高。有的生产单位未经检测就盲目从内地调种,劣质种苗不仅破坏了脱毒种苗的声誉,市场引起纠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还造成了一些病原菌的广泛传播和地区性的检疫病害传入我区,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在已有实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优化体系,建立起一套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的病毒检测技术。本研究旨在针对草莓SVBV、SCV两种病毒,以单一RT-PCR为基础,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参数的摸索与优化,建立多重RT-PCR检测方法,实现两种病毒的同时高效快速检测,为草莓病毒检测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为草莓无病毒苗的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草莓试材采自于新疆兵团十二师三坪农场种植的露地草莓品种达赛莱克特, 此品种为该单位从外地引进,种苗未经检测便种植于大田,受三坪农场之托采集疑似感染皱缩病毒的6株草莓植株叶片,进行病毒检测。取幼叶一片, 大小约50mg为试验材料。RNA试剂提取盒 、反转录试剂盒、Taq DNA聚合酶、dNTPs、DNA分子量MarkerD均购于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特异性扩增与参照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中SMoV( Genbank Accession No. AJ311875, AJ311876)、SMYEV( Genbank Accession No. D12517)、SCV( Genbank Accession No. AY005146. 1) 、SVBV( Genbank Accession No. NC001725) 的'基因组序列和文献分别设计和合成针对SMoV、SMYEV、SCV和SVBV 的引物( 表1)。
为了验证扩增的阴性条带的真伪性, 该研究特引用草莓肌动蛋白基因Actin( GenBank Accession No. AB116565)作为内部体系参照。研究中所用引物均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引物序列见表1。
Table 1 The primer pairs for detection of SMoV、SMYEV、SVBV、SCV and Actin
1.2.2 核酸提取
1.2.2.1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草莓叶片总核酸。取少许幼嫩的叶片,放入1.5ml离心管中,
加入石英砂用研磨杵研磨均匀,直至全部研磨至粉末,加入500ul65℃预热的CTAB溶液(用前加入2%的巯基乙醇),将装有CTAB和样品的EP管放入65℃水浴,约20min。冷却后,加入500ul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300:288:12),混匀,12000rpm,离心15min,吸上清,装入一新的EP管。加入500ul氯仿:异戊醇(24:1=576:24),12000rpm。离心15min吸上清,转入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NaAc(3mol/l),1ml-20℃预冷的无水乙醇,反复颠倒数次,混匀后置于-20℃(-80第一文库网℃,30min)3-4h,12000rpm,10min弃上清。向离心管中加入75%的乙醇洗涤2-3次,置于吸水纸上倒置晾干。加入DEPC H2O(30ul)溶解。
1.2.2.2试剂盒提取总RNA 参见试剂盒说明书。 1.2.3 反转录 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反转录。 1.2.4 梯度PCR扩增内参
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单一PCR扩增。
反应程序:预变性94℃2min; 94℃30s;50-55℃40s;68℃1min, 35个循环;72℃延伸5min。
1.2.5 多重RT-PCR
1.2.5.1 双重RT-PCR扩增SCV
反应程序:预变性94℃2min; 94℃30s;55℃40s;68℃1min, 35个循环;72℃延伸5min。 1.2.5.2 三重RT-PCR扩增其它三个病毒
反应程序:预变性94℃2min; 94℃30s;55℃40s;68℃1min, 35个循环;72℃延伸5min。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核酸分离和电泳检测
采用试剂盒提取总核酸,包括总DNA和总RNA。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可以看出(如图1),DNA条带及RNA的28S、18S和5S条带均能看到,这说明总RNA没有发生降解,完整性较好。
2.2 内标的RT-PCR
以ActinF/ActinR为引物,采取的草莓品种反转录产物为模板,梯度PCR扩增,筛选出53度为最佳退火温度,扩增出了预期295 bp大小的特异片段(图2),说明Actin基因存在于草莓中,该基因适合作为草莓RNA病毒检测的内标。以此基因为内标,一方面可以排除假阴性结果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检测RNA质量,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多重RT-PCR
以ActinF/ActinR、SCVF/SCVR两对引物首先扩增疑似皱缩病毒,扩增条件同Actin基因,两个植株扩增出大小为345bp的特异片段(图3),说明检测出SCV病毒,此前预估带有此病毒的推测是正确的。
同时,以另外三种病毒引物继续扩增cDNA,确定植株是否还有其它病毒侵染,结果检测出片段大小278bp的条带,说明存在镶脉病毒侵染(图4),因此疑似植株可确定为皱缩病毒和镶脉病毒复合侵染,与文献中所述:皱缩病毒通常与草莓镶脉病毒(SVBV)复合侵染的说法一致。
M
1 2 3 4 5 6
图1 总核酸提取
图2 6个植株内参actin 扩增
M 1
←18s ←28s
←5s
←295bp
M A1 A2 S1 S2
图3 actin/SCV引物扩增
M: marker
A1,A2:actin扩增条带 S1,S2:SCV扩增条带
295bp(actin)
←345bp(SCV)
2
←278bp(SVBV)
图4 其它3引物扩增 M: marker
1,2:SVBV扩增条带
3 讨论
3.1与改进CTAB法提取RNA 相比,本研究采用试剂盒提取,方法简单,时间只需半小时,提取效果也比改进CTAB法好,而且改进CTAB法提取配制试剂复杂,准备工作耗时长,对所用耗材及试剂要求均必须去除RNA酶污染,提取时间需要一天,提取过程也较繁琐,一批次提取样品,提取效果均一性不好,有的样品提取条带完整,有的则不太好,这说明提取过程稍不注意,则会RNA酶污染,影响了提取效果。
3.2 植物病毒检测体系中引入内标可增加试验的可靠性,可减少假阴性的出现。本研究中起初设计了NADH脱氢酶基因为内参,合成引物后,经过多次条件摸索,始终扩增不出内参条带,之后换成actin内参引物,经过梯度PCR扩增,一次便成功扩增出条带,本研究最终选
择此基因作为内参,扩增效果较好,健康植株与带毒试材均可良好的扩增,说明此内标相对稳定。
3.3 多重PCR扩增受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首先以疑似病毒引物和内参引物做双重PCR扩增,确保了样本RNA质量可靠性,同时验证了疑似病毒的检测结果,二次试验再进行三引物PCR扩增,以排除其它病毒的侵染,两次实验便可确保试验的准确无误,避免了单一引物扩增的繁琐性,因此,经过多重RT-PCR扩增可缩短试验时间,减少试剂耗材的损耗,达到了省时省力的功效。同时,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尝试了一步法RT-PCR进行扩增,此方法可节省更多的时间和试验步骤,但此方法中间过程不好控制,并且重复性不好,因此,没有得到较好的试验结果,最终还是选择两步法PCR更能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我国草莓病毒种类鉴定研究初报[J].中国果树,1988,(2):32-34.
[2] 肖君泽,黄益鸿,姜放军,等.草莓病毒病及其脱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 , 22(8): 88-90.
[3] 常琳琳,张志宏.草莓病毒的简单、快速PCR检测[J].草莓研究进展(三),,83-88. [4] 杨洪一,张志宏,李丽丽,等.利用多重RT-PCR技术检测草莓病毒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37(5):549-552.
[5] 随春,吴禄平,张志宏.利用PCR技术检测草莓镶脉病毒[J].园艺学报,,30(1):82-84.
[6]朱海生,花秀凤,陈敏氡,等.四种草莓病毒SMoV、SVBV、SCV、SMYEV多重RT-PCR检测[J].核农学报,,27(11):1630-1635.
[7]张志宏,杨洪一,代红艳,等.应用多重RT-PCR检测草莓斑驳病毒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J].园艺学报,,33 (3): 507-510.
[8]王红,王菁菁,张科立,等.利用内标为基础的多重RT-PCR 技术检测草莓斑驳病毒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J].浙江农业学报,,26(1):105-109.
[9]杨洪一,张志宏女,杜国栋,等.利用内标为基础的RT-PCR技术检测草莓斑驳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 ,35(2):116-122.
[10]陈晓军, 王敬东, 马洪爱,等.利用RT- PCR 对脱毒草莓苗病毒检测研究.北方园艺,2010(23) :146-148.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支疆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AB006。
作者简介:史芳芳(1977-),女,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基因工程。现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8099666919。 邮箱:451784039@qq
单位: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崇五路48号,830088
篇4:引领工业控制技术世界新潮丹佛斯传动部启动变频器新产品全国巡展
引领工业控制技术世界新潮丹佛斯传动部启动变频器新产品全国巡展
9月24日至12月1日,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丹佛斯在上海、沈阳、广州、杭州等4大城市,依次启动主题为“丹佛斯传动创新无限”的VLT?AutomationDriveFC300系列变频器,VLT2900系列变频器、690V系列VLT?变频器新产品和方案巡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用户及合作伙伴倾力奉献帮助企业成长的关键产品变频器最新产品和方案,力助中国工控企业持续成长.
作 者:邱彬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外食品 英文刊名:GLOBAL FOOD INDUSTRY 年,卷(期):2005 “”(11) 分类号: 关键词:
更多推荐
基于RT技术的新产品试制
发布评论